[实用新型]水中潜、浮体舱内液面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3529.9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林;曹文亮;王莉萍;陈柏宇;李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9/03 | 分类号: | B63B3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浮体舱内 液面 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潜、浮体舱内自由液面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中潜、浮体舱内液面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自由液面流体的大晃动问题在远洋运输、航空工程、石油化工和核反应堆结构工程中是很重要的力学问题,其液面的大晃动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屡见不鲜。
稳性是确保各种海上浮体安全航行及作业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规范,作为船舶设计或航行中判断稳性的主要依据。自由液面对潜、浮体稳性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因各种自然人为原因造成的船舶倾覆事故屡见不鲜,在这些事故中,许多都与自由液面导致船舶稳性不足有关。例如1999年震惊全国的“11.24”特大海难中“大舜”号船在风浪中沉没,304名乘客中死亡282人,根据事后调查,该船的沉没与自由液面的影响使稳性消失有很大关系,不仅如此,自由液面流体发生晃动时冲击作用对船舶液舱边界有着破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中潜、浮体舱内液面固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中潜、浮体舱内液面固化装置,包括液压缸、刚性盖板、导向柱,所述刚性盖板呈矩形,四角设有套筒,所述刚性盖板的上端设有“日”字形刚性框架,所述液压缸通过柱形铰链与所述刚性框架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导向柱有四根,与所述刚性盖板上的所述套筒相对应,套接在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的行程长度为3000~4000mm。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盖板的厚度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径为140~15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等在无自由水面作用下的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极大提高了沉箱等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水中潜、浮体舱内液面固化装置,包括液压缸1、刚性盖板2、导向柱3,所述刚性盖板2呈矩形,四角设有套筒21,所述刚性盖板2的上端设有“日”字形刚性框架22,所述液压缸1通过柱形铰链与所述刚性框架22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导向柱3有四根,与所述刚性盖板2上的所述套筒21相对应,套接在所述套筒21内。
所述液压缸1的行程长度为3500mm,所述刚性盖板2的厚度为3mm,所述套筒21的内径为150mm。
本实用新型在对潜艇、船舶、沉箱等设计制造过程中进行设计添加。潜艇和船舶均在主压载水舱、纵倾调整水舱、淡水舱、燃油舱等舱内进行设置添加本实用新型,对于沉箱来说,在沉箱制作浇筑前进行预埋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筒,在加入压仓水后,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然后进行浮运。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1的液压系统对液面进行相应控制。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3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