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4501.9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5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刘磊;李敏;厉天威;钱利锐;唐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何传锋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双面 金属板 移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离子流密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过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的直流离子流密度对设施周围的电磁环境和作业人员所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维护直流输变电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保证直流电磁环境质量,需要对离子流密度进行监测。目前常采用1m×1m平板式双面金属板来收集电荷电流来实现离子流密度的测量。而为了节省测试时间,保证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一致性,会布设多块金属板进行同时测试。但是,离子流密度测量金属板较重且平面面积大,在测试过程中不易于移动,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各金属板间容易互相碰撞导致金属板变形,从而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不仅能避免运输过程中各金属板之间的碰撞,而且解决了离子流密度测试过程中金属板移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底部架子框架和盖板架子框架;
其中,所述底部架子框架和所述盖板架子框架为相互匹配的开口型框架,所述底部架子框架的开口与所述盖板架子框架的开口相互匹配,并通过设置在开口处的若干个活动式卡扣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底部架子框架的内底面设置有相互平行对称的两排下固定圆柱,每排下固定圆柱包含N个间隔相等小圆柱,N为正整数;
所述盖板架子框架的内底面也设置有相互平行对称的两排上固定圆柱,且所述上固定圆柱与所述下固定圆柱相互对称,每排上固定圆柱也包含N个间隔相等所述小圆柱;
所述小圆柱的直径为所述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两面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且所述上固定圆柱中相邻小圆柱之间的间隔等于所述下固定圆柱中相邻小圆柱之间的间隔;
所述底部架子框架的外底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小圆柱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两面金属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架子框架和所述盖板架子框架的长度均大于所述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长度;
所述底部架子框架和所述盖板架子框架的高度和大于所述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架子框架和所述盖板架子框架均为不锈钢框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通过上下固定圆柱固定平板式双面金属板,有效解决了在运输过程中金属板在架子中移动碰撞问题。而且移动固定装置的底面设置由活动滑轮,使平面面积大且较重的金属板便于移动,有效解决了野外测试中同时移动放置多块金属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移动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底部架子框架1和盖板架子框架2。
其中,底部架子框架1和盖板架子框架2为相互匹配的开口型框架,底部架子框架1的开口与盖板架子框架2的开口相互匹配,并通过设置在开口处的若干个活动式卡扣3固定连接在一起。活动式卡扣3用于有效固定连接两者。
底部架子框架1的内底面设置有相互平行对称的两排下固定圆柱4,每排下固定圆柱4包含N个间隔相等小圆柱,N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选取N=5作为本实施例的说明。
盖板架子框架2的内底面也设置有相互平行对称的两排上固定圆柱6,且上固定圆柱6与下固定圆柱4相互对称,每排上固定圆柱6也包含N个间隔相等小圆柱。
在本实施例中,小圆柱的直径为平板式双面金属板的两面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使小圆柱刚好能进入双面金属板中间,从而起到固定金属板作用。另外,上固定圆柱6中相邻小圆柱之间的间隔等于下固定圆柱4中相邻小圆柱之间的间隔。
底部架子框架1的外底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滑轮5,便于本装置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4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一表电能计量箱
- 下一篇:一种高压验电器工频交流耐压专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