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3807.6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强;谢玉琪;姚伯龙;吴飞;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G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能 发电 系统 | ||
1.混合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辅助动能系统、转子系统、增速系统(20)、发电机(21)、多根传力臂系统及动能室组成,多根传力臂系统分多层均布于转子系统的外周,在所述传力臂系统的端部连接动能室,在所述转子系统中主传动轴(4)的一端连接辅助动能系统,于所述转子系统中主传动轴(4)的另一端通过增速系统(20)连接发电机(21);生物动能通过动能室及传力臂系统驱动转子系统转动,辅助动能系统提供辅助动能也驱动转子系统转动,辅助动能与生物动能形成的混合动能由增速系统(20)及发电机(21)转换成电能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系统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空心的主传动轴(4),位于所述主传动轴(4)的底部、在所述主传动轴(4)的内部连接轴套(29),半圆球形的陀螺转子(25)与所述轴套(29)连接;沿所述主传动轴(4)的外周自上而下分别套装调节轮(3)、鼠笼式框架(10)、齿盘(17)及回转轴承(18),所述鼠笼式框架(10)由上、下布置的圆盘通过框架串联形成多层转子结构;于所述调节轮(3)的内部设置用于与主传动轴(4)外周配合的滚动轴承(2);于所述齿盘(17)的外圈还配合用于连接增速系统(20)的锥齿轮(26);所述回转轴承(18)的内圈与主传动轴(4)的连接法兰(30)连接,所述连接法兰(30)一体连接于主传动轴(4)的外周;所述回转轴承(18)的外圈与回转轴承底座(19)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底座(19)与基架(23)固接,于所述基架(23)的中心处还开有槽(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调节轮(3)的外周均布调节杆接头(301),调节杆(5)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杆接头(301)连接,所述调节杆(5)的另一端连接调节螺帽(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臂系统包括力臂杆(7),于所述力臂杆(7)的一端连接力臂杆连接基座(15),在所述力臂杆连接基座(15)上设置第一减震弹簧(16);于所述力臂杆(7)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通过锁紧件连接滑槽板(32),于所述固定板(31)与滑槽板(32)之间连接第二减震弹簧(13),滑轮机构(9)与所述滑槽板(32)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滑轮机构(9)内还设置第三减震弹簧(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于各力臂杆(7)之间还连接连接杆(12),于互为上、下层对应布置的两根力臂杆(7)之间还连接支撑架(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室包括滑板(33),在所述滑板(33)上固接用于设置生物动能的牵引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38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呼吸器的回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