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瓶线电性能综合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759.0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春;焦卫利;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C9/2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18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性能 综合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瓶线制造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瓶线的电性能检测、贴标、装箱的综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参阅图5所示,汽车的电瓶线通常由本体及本体两端的正、负端子构成。目前电瓶线产品的电性能检测工序、贴标签工序、装箱工序全部由人工来完成,由于作业员的知识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差异造成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异非常大,并且由于作业员未按照作业规范执行,造成漏贴标签、装箱数量错误等情况时常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瓶线电性能综合检测系统,避免人为生产错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瓶线电性能综合检测系统,所述电瓶线包括本体及本体两端的正、负端子,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工位、电检机构、传输带、贴标机构、装箱工位,上料工位及传输带上设有若干托块,托块顶端设有电瓶线卡槽,第一机械手设于传输带入料口用于将待检电瓶线自上料工位抓取至传输带,第二机械手设于传输带出料口用于将已检电瓶线自传输带抓取至装箱工位,电检机构和贴标机构设于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之间;所述电检机构设有分别下压与所述电瓶线两端端子接触的至少两个探测板,探测板上设有当所述探测板动作时触动其接通测试电路的微动开关;所述贴标机构包括设于传输带上方的吸附板以及吸附板一侧的放纸辊,吸附板底部设有贴纸辊。
优选地,所述探测板的预设下压行程与电瓶线的端子厚度对应,当实际下压行程与预设下压行程不同时,第一机械手抓取当前电瓶线旋转180度重新检测。
优选地,所述装箱工位包括成品周转箱及可疑件周转箱,当电检不合格的电瓶线出现时,贴标机构不动作,第二机械手抓取将对应的可疑电瓶线抓取到可疑件周转箱。
优选地,两个成品周转箱并排设于一旋转放置台上,当前成品周转箱接收预设数目电瓶线后,旋转放置台旋转使另一成品周转箱转换至工作位置。
优选地,第一机械手及第二机械手设于传输带上方设置的两个横向滑轨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项目实施后,生产效率从5500根/24h增加到8200根/24h,生产效率提高近50%;贴标精准度统一为对折误差X向<3mm,Y向<0.5mm.整体位置误差<3mm,产品质量一致性得到保证,从而彻底根除人为失误造成的生产错误,因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电瓶线电性能综合检测系统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电检机构和贴标机构的局部机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电瓶线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上料工位
2电检机构
21探测板
3传输带
4贴标机构
41吸附板
5第一机械手
6第二机械手
71成品周转箱
72可疑件周转箱
73旋转放置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码垛用龙门升降装置
- 下一篇:新型保温一体板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