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鲜菇种条接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790.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2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刚;康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间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鲜 菇种条 接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鲜菇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鲜菇种条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海鲜菇时一种低温型草生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海鲜菇的菌肉肥厚,口感细腻,味道鲜美,特别含有一种海鲜的味道。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比较齐全,其中更是包括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常食海鲜菇有预防衰老、抗癌症和延长寿命的功效。
在对海鲜菇进行接种时,传统的种条接种方法是,先将接种管插入培养基中,然后将种条放入接种管内,之后取出接种管。采用这种方法,接种管在插入培养基的过程中,由于培养基中的原料对接种管外壁的压力使得接种管不容易插入到培养基深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插入培养基中的海鲜菇种条接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是:一种海鲜菇种条接种装置,包括管状的主体,其中所述主体的下端为斜面且外壁带有螺纹,主体的底部铰接有一个相适应的端头盖。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对培养基进行接种时,将主体旋转插入培养基中。当主体接触培养基时,铰接在主体的底部的端头盖受到培养基的作用力与主体闭合,旋转主体,将主体管插入培养基后,放入种条,将主体往上拔,由于端头盖是铰接在主体上的,上拔主体,端头盖脱离与培养基的接触,不再受到培养基的作用力,此时端头盖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和种条作用力下下垂,与主体不再闭合,主体打开,种条从主体的底部进入培养基。主体借助外壁的螺纹可以轻松的插入到培养基的深处。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端头盖通过扭簧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当主体悬空的时候,由于扭簧的拉力,端头盖因为重力的作用与主体闭合。放入种条后,旋转主体插入到培养基深处后,此时还插入一根支杆,下压支杆,支杆给予端头盖一个作用力,端头盖在支杆的作用力下打开,种条由打开的底部进入培养基。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主体由左部分和右部分拼接而成,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挡块。放入种条后,取出左部分,右部分上的挡块此时对端头盖一个作用力,迫使端头盖打开,种条掉进培养基中。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一的又一优选,所述主体由左右两部分拼接而成,其中一部分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主体的另一部分的两侧设有相适应的凸起,通过凹槽和凸起滑动拼接,且凹槽能防止拼接的左右两部分出现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端头盖200的铰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海鲜菇种条接种装置,包括管状的主体,主体的下端为斜面且外壁带有螺纹,主体的底部铰接有一个相适应的端头盖200。对培养基进行接种时,将主体旋转插入培养基中。当主体接触培养基时,铰接在主体的底部的端头盖200受到培养基的作用力与主体闭合,旋转主体,主体借助下端外壁的螺纹可以轻松的插入至培养基深处。主体管插入培养基后,放入种条,将主体往上拔,由于端头盖200是铰接在主体上的,上拔主体,端头盖200脱离与培养基的接触,不再受到培养基的作用力,此时端头盖2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和种条作用力下下垂,与主体不再闭合,主体打开,种条从主体的底部进入培养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端头盖200通过扭簧连接在主体的底部,当主体悬空的时候,由于扭簧的拉力,端头盖200因为重力的作用与主体闭合。放入种条后,旋转主体插入到培养基深处后,此时还插入一根支杆300,下压支杆,支杆给予端头盖200一个作用力,端头盖200在支杆的作用力下打开,种条由打开的底部进入培养基。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主体由左部分101和右部分103拼接形成,左部分101上端设有一个和主体相适应的卡环105,主体左部分101底端铰接有端头盖200。拨开端头盖200后,将主体的右部分103从左部分101的下面插入卡环105中拼接好主体。正时针方向旋转,主体借由外壁的螺纹进入培养基中,将种条放入主体后,取出主体的左部分103,此时右部分103上的挡块107对端头盖200有一个作用力,使得端头盖打开,种条掉进培养基中,然后取出主体的右部分103。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主体的左部分101的两侧设有凹槽,主体的右部分103设有相适应的凸起。主体通过左部分101的凹槽和右部分103的凸起滑动拼接而成,且凹槽能防止主体在旋转的过程中左部分101与右部分103发生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间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未经重庆五间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