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同心式磁力齿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6442.6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井立兵;柳霖;高起兴;罗正豪;解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同心 磁力 齿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同心式磁力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同心式磁力齿轮是通过非机械接触传递磁力的一种传动装置。它是利用磁场调制原理实现大转矩传递,与传统的机械齿轮相比,同心式磁力齿轮克服了机械齿轮传动装置所固有的机械疲劳、摩擦损耗及振动噪声等缺点,运行过程中无需润滑,具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但磁力齿轮电磁场计算比较复杂,采用有限元计算磁力齿轮电磁场过程中,虽然计算时间长,但计算精度很高,且有良好的网格品质保证其高精度。计算中两个转子的转速和方向不同,任一方的相对移动必然影响到另一方,所以正确地设置转子的转速和方向极其关键。
电磁转矩是电机实现机电能量转换重要参数之一,准确计算磁力齿轮电磁转矩是设计、分析磁力齿轮的关键。有限元法计算电磁转矩,一般采用虚位移法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从计算精度方面考虑,两种方法都要有高质量的网格剖分。虚位移法计算比较繁琐;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计算电磁转矩时,气隙中的线积分路径需穿过许多有限元网格,网格的品质及从何处穿过网格单元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计算出的电磁转矩随气隙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体现出麦克斯韦应力在电机气隙里与所取曲面无关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同心式磁力齿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同心式磁力齿轮装置,包括外转子和内转子,从外转子向内转子之间依次设有外转子永磁体、调磁环、内转子永磁体,所述调磁环与内转子永磁体之间设有机械桥。
所述转子永磁体与调磁环之间设有外层气隙区;机械桥与内转子永磁体之间设有内层气隙区。
所述机械桥为硅钢材料制成。
所述调磁环为非导磁材料与硅钢到此材料交错设置的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一种调磁环带机械桥的同心式磁力齿轮装置,并计算了磁力齿轮的气隙磁场和电磁转矩。通过与不带机械桥的磁力齿轮内外气隙磁密波形比较,改进型磁力齿轮气隙磁场幅值较大,电磁转矩输出较无机械桥时提高了21%,且保持磁力齿轮的传动比,转矩密度显著提高。为低转速大转矩传动装置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层气隙径向磁密比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层气隙切向磁密比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层气隙径向谐波幅值情况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层气隙切向谐波幅值情况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层气隙磁密径向幅值;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层气隙磁密切向幅值;
图9为本实用新型无机械桥时内外转子静态转矩;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内转子输出转矩;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子输出转矩;
图中:外转子1、内转子2、外转子永磁体3、调磁环4、内转子永磁体5、机械桥6、外层气隙区7、内层气隙区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改进型同心式磁力齿轮装置,包括外转子1和内转子2,从外转子1向内转子2之间依次设有外转子永磁体3、调磁环4、内转子永磁体5,所述调磁环4与内转子永磁体5之间设有机械桥6。
所述转子永磁体3与调磁环4之间设有外层气隙区7;机械桥6与内转子永磁体5之间设有内层气隙区8。
所述机械桥6为硅钢材料制成。
所述调磁环4为非导磁材料与硅钢到此材料交错设置的环形结构。
设定内外转子分别为4对极和17对极,调磁环齿数Q=21对。根据同心式磁力齿轮调制原理,调磁环静止不动,高速转动的内转子和低速转动的外转子沿不同方向旋转,同心式磁力齿轮传动比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6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出风变频器
- 下一篇:一种微型往复式摆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