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面清洗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3444.X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田鹏;李泽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11/38 | 分类号: | A47L11/38;A47L11/4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面 清洗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面清洗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面清洗机器人采用一个或一对驱动轮对机器人进行驱动,该方式若需要转弯还得设置一个转弯系统,结构复杂,灵活性差,并且清洗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性高、操作使用方便、清洗效果好的墙面清洗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音墙面清洗机器人,包括壳体、吸附模块、驱动模块和清洁模块;所述壳体用于安装吸附模块、驱动模块和清洁模块;所述吸附模块用于将机器人吸附于墙体上;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机器人行走和转向,采用四驱独立驱动;所述清洁模块用于对墙体进行清洗和刮擦。
优选的,上述吸附模块包括电动机一、离心风机和围裙,所述电动机一安装在壳体内上侧壁,输出轴连接到上侧壁外的离心风扇,所述上侧壁设置有正对离心风扇幷与壳体内腔连通的排风口,所述围裙设置在壳体底部一周,可与墙体表面保持紧密接触,通过离心风扇的作用将壳体内部腔体的空气抽离,围裙与墙壁保持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很好的吸附功能。
优选的,上述驱动模块包括四个驱动轮,所述每个驱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有电动机二,可转动地连接驱动轮支架上,外圆柱面高于围裙下侧,所述驱动轮支架固定连接在靠近壳体下端,所述电动机二固定连接在驱动轮支架上侧,驱动轮采用同步带传动实现驱动,每个驱动轮连接一个电机,从而可以实现每个电机的独立转动,反应更加快速。
优选的,上述清洁模块包括清扫模块和抹擦拖把,所述清扫模块包括清扫刷、电动机三和冲洗管,所述清扫刷连接到电动机三的输出轴,所述电动机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一上,所述支撑架一固定连接在壳体前端,所述冲洗管设置在支撑架一内出水端连接到清扫刷壳体内,连接有水泵,所述清扫刷壳体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刷毛上,所述水泵连接到水箱,所述抹擦拖把连接在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固定连接在壳体后端,通过前端的清扫刷和水管,能够将墙面进行刷洗,刷洗后通过后端的摩擦拖把实现墙面的污渍进一步清楚,让墙面能够更加干净。
优选的,上述水箱为中空的凹槽结构,盖合在壳体上,通过壳体上的多个对称的支撑柱固定连接,上侧面设置有水箱进水口,左端底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通过中空的凹槽结构,能够实现作为水箱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隔音的效果,让墙面机器人发出的噪音更小,并且结构紧凑,结构简单,制造简单,成本低。
优选的,上述水箱的凹槽内侧面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铺满整个内侧面,采用海绵能够对机器人发出的声音进行吸音,让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四驱的驱动系统,能够让机器人更加的灵活,通过控制交叉两驱动轮的反向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转向,适应大面积的清扫工作,并且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水箱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水箱后的前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水箱后的仰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水箱后的底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吸附模块,3-驱动模块,4-清洁模块,5-水箱,6-电动机一6,7-离心风机,8-围裙,9-上侧壁,10-排风口,11-驱动轮,12-电动机二,13-驱动轮支架,14-同步带,15-清扫模块,16-抹擦拖把,17-电动机三,18-冲洗管,19-支撑架一,20-清扫刷壳体,21-水泵,22-支撑架二,23-支撑住,24-水箱进水口,25-水箱出水口,26-海绵,27-清扫刷,28-壳体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3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