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0761.6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霖;任寰;姜宏振;杨一;陈波;马骅;石振东;原泉;李东;刘勇;刘旭;马玉荣;杨晓瑜;柴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赵宇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线性 薄膜 材料 光学 测量 装置 | ||
1.一种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泵浦光路、探测光路、测量光路和计算机处理系统(18);所述激光器(1)产生的入射激光入射至第一分束器(2)后并由第一分束器(2)分成泵浦光和探测光;所述泵浦光经泵浦光路入射至待测样品(8),所述探测光经探测光路入射至待测样品(8),所述探测光在待测样品(8)上产生反射形成反射激光,反射激光入射至第二分束器(13)后并由第二分束器(13)分成透射测量光和反射测量光;所述透射测量光、反射测量光分别经开孔测量光路、闭孔测量光路后通过衰减器(16)入射至同一CCD探测器(17)并在CCD探测器(17)上得到一系列开孔测量光斑和闭孔测量光斑;所述CCD探测器(17)与计算机处理系统(18)电连接,所述CCD探测器(17)上得到的测量光斑和监测光斑传输至计算机处理系统(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光路包括第一反射镜(5)、相位光阑(6)和第一透镜(7),所述探测光在第一反射镜(5)上产生反射形成反射探测激光,反射探测激光依次经相位光阑(6)、第一透镜(7)后入射至待测样品(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光阑(6)为环形结构,所述相位光阑(6)的中心阴影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相位差为π/2。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光阑(6)置于第一透镜(7)的前焦平面上,所述待测样品(8)置于第一透镜(7)的后焦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射到待测样品(8)的泵浦光和入射至待测样品(8)的探测光之间的夹角α为10°-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光路包括第二反射镜(9)、直角棱镜(10)、第三反射镜(11)和第二透镜(12),所述泵浦光入射至第二反射镜(9)上产生反射形成反射泵浦激光,反射泵浦激光经直角棱镜(10)后入射至第三反射镜(11)并在第三反射镜(11)上产生再次反射形成再反射泵浦激光,再反射泵浦激光经第二透镜(12)后入射至待测样品(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测量光路包括第四反射镜(14),所述透射测量光入射至第四反射镜(14)并在第四反射镜(14)上产生反射形成开孔测量光,所述开孔测量光通过衰减器(13)入射至CCD探测器(14)并在CCD探测器(14)上得到一系列开孔测量光斑;所述闭孔测量光路包括小孔光阑(15),所述反射测量光通过小孔光阑(15)形成闭孔测量光,所述闭孔测量光通过衰减器(13)入射至CCD探测器(14)并在CCD探测器(14)上得到一系列闭孔测量光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光阑(15)的孔径的尺寸与相位光阑(6)在远场的衍射光斑的尺寸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测量光与闭孔测量光相互平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薄膜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束器(2)的反射—透射比大于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07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纺用品甲醛消除和检测系统
- 下一篇:结构变形缝空间形态的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