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行星架太阳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8087.1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行星 太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式行星架太阳轮,特别涉及微型行星齿轮传动中使用的行星架与太阳轮,属于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型行星齿轮传动是指齿轮模数小于0.5mm、结构外形尺寸小于100mm的行星齿轮传动。微型行星齿轮传动因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动力同轴输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技术、航空、精密机械、机器人和工业机械手等高精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微型行星齿轮传动所使用的行星架、太阳轮等零件,和普通行星齿轮传动一样,均设计为常规的结构和独立的零件。其主要缺点是: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外形尺寸确定的情况下,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和承载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换句话说,如要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和承载能力,必须相应加大行星架、太阳轮等零件的尺寸,进而必然导致传动机构的外形尺寸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结构强度增大、传动比和承载能力较好的整体式行星架太阳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式行星架太阳轮,它是由行星架和太阳轮连接形成一体的组合零件,在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设有退刀槽3。
所述的行星架和太阳轮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行星架位于组合零件的下端,由3个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翼架组成,3个翼架之间通过过渡圆弧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每个翼架上均设有圆柱凸台、行星齿轮轴和螺纹孔;圆柱凸台、行星齿轮轴和螺纹孔的中心线重合;圆柱凸台的外径大于行星齿轮轴的外径,圆柱凸台与行星齿轮轴的交接平面自然形成行星齿轮安装定位面。
所述太阳轮位于组合零件的上部,太阳轮的顶部设有半球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行星架与太阳轮设计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组合零件,用于多级微型行星齿轮传动中的中间级,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外形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和承载能力,或则在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和承载能力确定的情况下,可显著减小传动机构的外形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行星架、2-太阳轮、3-退刀槽、4-翼架、5-过渡圆弧、6-圆柱凸台、7-行星齿轮轴、8-行星齿轮安装定位面、9-螺纹孔、10球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整体式行星架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它是由行星架1和太阳轮2连接形成一体的组合零件,且行星架1和太阳轮2的中心线重合;在行星架1和太阳轮2之间设有退刀槽3。所述太阳轮2位于组合零件的上部,太阳轮2的顶部设有半球形凸台10。所述行星架1位于组合零件的下端,由3个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翼架4组成,3个翼架4之间通过过渡圆弧5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每个翼架4上均设有圆柱凸台6、行星齿轮轴7和螺纹孔8;圆柱凸台6、行星齿轮轴7和螺纹孔8的中心线重合;圆柱凸台6的外径大于行星齿轮轴7的外径,圆柱凸台6与行星齿轮轴7的交接平面自然形成行星齿轮安装定位面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8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合金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脂循环防漏油装置及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