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002.9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3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华;王春宁;马宏忠;陈冰冰;周宇;李勇;刘宝稳;施恂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变压器 绕组 松动 缺陷 诊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气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网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其稳定运行关系到电网安全。据了解,新变压器或大修后变压器出厂前要进行空载实验,在投运之前,也要进行空载合闸实验。空载实验中变压器油箱表面振动信号强烈,因此充分利用返修时、出厂前以及投运前的空载实验进行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对于及时发现变压器故障和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系统,利用空载实验诊断变压器绕组松动,保证电网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截取模块、信号滤波模块、信号时频变换模块、信号诊断模块和报警模块,还包括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以及参数输入模块,所述第一、第二振动传感器分别安设在电力变压器的表面,且第一振动传感器位于电力变压器C相绕组的正上方,第二振动传感器位于电力变压器B相绕组的正上方;所述参数输入模块向信号采集模块输入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信号采集模块根据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连续采集第一、第二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传给信号截取模块,信号截取模块将振动信号整周期截取后传给信号滤波模块进行滤波,信号滤波模块将滤波后的信号传给信号时频变换模块进行时频变换,并将时频变换后的信号传给信号诊断模块,信号诊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诊断是否松动并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其中,上述第一、第二振动传感器采用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其中,上述参数输入模块采用矩阵键盘。
其中,上述信号滤波模块采用带通滤波器。
其中,上述信号诊断模块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变压器的振动信号,可以在不拆解变压器的情况下方便地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诊断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振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截取模块、信号滤波模块、信号时频变换模块、信号诊断模块和报警模块,还包括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以及参数输入模块。
第一、第二振动传感器分别安设在电力变压器的表面,且第一振动传感器位于电力变压器C相绕组的正上方,第二振动传感器位于电力变压器B相绕组的正上方,具体安设位置如图2所示,1、2分别为第一、第二振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A、B、C表示三相绕组的高压侧套管,a、b、c表示三相绕组的低压侧套管,0表示中性点套管。
参数输入模块向信号采集模块输入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信号采集模块根据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连续采集第一、第二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传给信号截取模块,信号截取模块将振动信号整周期截取后传给信号滤波模块进行滤波,信号滤波模块将滤波后的信号传给信号时频变换模块进行时频变换,并将时频变换后的信号传给信号诊断模块,信号诊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诊断是否松动并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诊断系统,必须工作在变压器空载状态下。首先,利用该系统在不存在绕组松动缺陷的变压器上工作,检测该变压器的振动信号,并根据振动信号计算出松动阈值。当有待测变压器需要检测绕组松动缺陷时,利用本系统检测待测变压器的振动信号,根据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和松动阈值,判断待测变压器是否存在绕组松动缺陷。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和热成像仪
- 下一篇:油气弹簧缸及工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