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衬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20638.5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龙道江;梁媛媛;李磊;戴声良;殷吕;杨浩;王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臂衬套。
背景技术
控制臂,又称为摆臂,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其用于将车轮上的行程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通过球销或衬套把车轮和车身或车架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现有的控制臂衬套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管1'、橡胶体2'和内管3',其中外管1'压装在控制臂上,内管3'通过螺栓与车身或车架固连。
这种结构的控制臂衬套在控制臂摆动时,难以将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减弱,导致车身振动较大,影响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弱自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提高舒适性的控制臂衬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臂衬套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管、橡胶体和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橡胶体相连接处对称设置有朝向所述外管凸起的鼓包。
优选地,所述橡胶体沿着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通孔。
更优选地,所述通孔对称设置。
更优选地,所述通孔具有朝向所述外管方向延伸的收缩部。
更优选地,所述收缩部与所述外管间距最小处位于所述内管的直径的延长线上。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轴向高度与所述外管的直径的比值小于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臂衬套通过内管上鼓包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内管与橡胶体连接处与外管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控制臂衬套的径向刚度,进而减小控制臂衬套的摆动刚度,达到减弱自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提高整车舒适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示图。
图中标示如下:
外管-1',橡胶体-2',内管-3',外管-1,橡胶体-2,通孔-21,收缩部-211,内管-3,鼓包-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臂衬套,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管1、橡胶体2和内管3,其中,所述内管3与所述橡胶体2相连接处对称设置有朝向所述外管1凸起的鼓包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臂衬套通过内管3上鼓包31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内管3与橡胶体2连接处与外管1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控制臂衬套的径向刚度,进而减小控制臂衬套的摆动刚度,达到减弱自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提高整车舒适性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减弱自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提高整车舒适性,所述橡胶体2沿着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通孔21。通孔21的设置还有利于减小橡胶体2内产生的剪切力,提高衬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21对称设置。
为了更好地减弱自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提高整车舒适性,所述通孔21具有朝向所述外管1方向延伸的收缩部211。进一步地,所述收缩部211与所述外管1间距最小处位于所述内管3的直径的延长线上。这种设置使得控制臂衬套在车辆制动时,通孔21可产生形变至闭合,从而大幅提高控制臂衬套的径向刚度
为了降低控制臂衬套的摆动刚度,降低力和力矩的传递,提高整车舒适性,所述外管1的轴向高度与所述外管1的直径的比值小于0.7。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自回正转向减振器
- 下一篇:外置胎压监测装置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