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山地两用自行车前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062.0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蔺国民;薛梦轩;王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C11/00 | 分类号: | B60C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山地 两用 自行 车前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动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山地两用自行车前轮胎。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非机动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前轮在行驶过程中是从动轮,其功能是:1.不产生驱动力,仅作为自行车的一个支撑点,分担部分重力;2.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减速时,提供部分制动力。现有的自行车前轮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窄胎面,阻力小,适用于公路等硬质路面,但行驶在泥地、沙地、山地等软质的道面时,容易出现爆胎、陷入路面等缺点;一类是宽胎面,骑行平稳,适宜于泥地、沙地、山地等软质的道面,但存在阻力大、不利于在公路等硬质路面高速骑行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自行车前轮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山地两用自行车前轮胎,能够同时适应沥青、水泥硬质道面和沙地、山地等软质道面骑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路山地两用自行车前轮胎,包括轮圈3,轮圈3内侧通过辐条4和轮毂5外侧连接,轮毂5内两侧安装有轴承6,轮圈3外侧装有外胎2,外胎2中部的圆周上镶嵌有硬质低阻凸胎1。
所述的硬质低阻凸胎1和外胎2是同心圆。
所述的外胎2为实心轮胎或充气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外胎2上镶嵌有硬质低阻凸胎1,当在硬质路面行驶时,只有硬质低阻凸胎1与路面接触,满足了硬质路面高速骑行的需求;当在软质路面骑行时,硬质低阻凸胎1陷入软质路面,与外胎2的胎面共同承担软质路面的作用力,增大了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低速骑行的平稳性,改善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公路山地两用自行车前轮胎,包括轮圈3,轮圈3内侧通过辐条4和轮毂5外侧连接,轮毂5内侧两侧安装有轴承6,轮圈3外侧装有外胎2,外胎2中部的圆周上镶嵌有硬质低阻凸胎1。
所述的硬质低阻凸胎1和外胎2是同心圆。
所述的外胎2为实心轮胎或充气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硬质低阻凸胎1因为胎面窄,与路面接触面积小,所产生的阻力也小,当在硬质路面行驶时,只有硬质低阻凸胎1与路面接触,而外胎2的其他部分不与路面接触,骑行阻力大幅度减小,从而满足了硬质路面高速骑行需求;当在软质路面骑行时,硬质低阻凸胎1陷入软质路面,与外胎2的胎面共同承担软质路面的作用力,增大了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低速骑行的平稳性,改善了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