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270.4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黄祾;王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9/08 | 分类号: | B66B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位 单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操作平台距离地面较高的情况下,一般都有上下扶梯,扶梯通道口处人员工作及上下时候的安全防护较为特殊,国内大部分是采用单手推开,上去后再推拉闭合的结构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考虑一定的防护措施来保证人员在扶梯通道口的安全性和操作性。现有作业平台的扶梯通道口处单向门不能自动复位,增加操作人员操作动作,易产生坠落危险;限位装置暴露在外,限位块与门轴的转动咬合明显,较易产生伤害;门上抓手部分高度不合理,不符合三点支撑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且扶手接触部位采用钢管材质,触感冷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机构简便、易于生产制造,实用性强,能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包括两根门框立柱,其中一根门框立柱上设有单向门扶手弯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门框立柱和单向门扶手弯管之间设有平列双扭弹簧,所述的平列双扭弹簧的两端设有插销,所述的门框立柱上设有插销转轴,所述的插销插入插销转轴内;所述的平列双扭弹簧外包裹有复位防护罩,所述的复位防护罩内设有供单向门扶手弯管插入的第一圆孔和供平列双扭弹簧插入的第二圆孔。
前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门扶手弯管弯折成方形。
前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门扶手弯管上设有橡胶扶手。
前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列双扭弹簧上设有限位销。
前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复位防护罩上设有供限位销伸出的第三圆孔。
前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门扶手弯管的材质为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利用平列双扭弹簧组合的受力回转特性,通过平列双扭弹簧的势能使单向门快速复位关闭,减少操作动作,并避免忘记关门带来的坠落危险;
2、通过造型设计增大扶手区域的尺寸,当人员站立在扶梯最上面二级台阶位置的时候,都能顺利抓握到门上横向或竖向的扶手;
3、平列双扭弹簧外包裹有复位防护罩,有效防止夹伤;
4、单向门扶手弯管上设有橡胶扶手,克服了钢材冷硬的不利影响,使人在作业时抓握稳妥舒适,且使围栏在视觉上层次分明,能在作业环境中起到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单向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单向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包括两根门框立柱7,其中一根门框立柱7上设有单向门扶手弯管2,所述的单向门扶手弯管2的材质为钢,尺寸、位置满足三点支撑的人机工程学原理。所述的门框立柱7和单向门扶手弯管2之间设有平列双扭弹簧4,所述的平列双扭弹簧4的两端设有插销8,所述的门框立柱7上设有插销转轴6,所述的插销8插入插销转轴6内。利用平列双扭弹簧4组合的受力回转特性,通过平列双扭弹簧4的势能使单向门快速复位关闭,减少操作动作,并避免忘记关门带来的坠落危险。
所述的平列双扭弹簧4外包裹有复位防护罩3,所述的复位防护罩3内设有供单向门扶手弯管2插入的第一圆孔9和供平列双扭弹簧4插入的第二圆孔10。平列双扭弹簧4外包裹有复位防护罩3,有效防止夹伤。
所述的单向门扶手弯管2弯折成方形,所述的单向门扶手弯管2上设有橡胶扶手1,克服了钢材冷硬的不利影响,使人在作业时抓握稳妥舒适,且使围栏在视觉上层次分明,能在作业环境中起到警示作用。
所述的平列双扭弹簧4上设有限位销5,所述的复位防护罩3上设有供限位销5伸出的第三圆孔11。所述限位销5对单向门闭合状态进行定位,可以防止门框与门错位产生不安全因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吊运设备
- 下一篇:电梯曳引机在停电自救时的速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