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9968.2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曹燕容;江海;苏锋;梁海;谢宝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北流市智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行式 甘蔗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尤其是甘蔗收获设备。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农作物.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省区。我国的甘蔗种植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长期以来基本上一直是依靠人工来完成,非常耗时费力,特别是甘蔗的收割工序是甘蔗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力最大的环节。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甘蔗收割机通过引进和研究开发,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
目前仍没有合适的机型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而国外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程度很高,澳大利
亚1979年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巴西在2005年80%的甘蔗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古巴甘蔗收获机械化达到73%,现阶段我国甘蔗收获主要采用人工砍蔗、机械装运方式。目前,国内现有的甘蔗收获机主要有整杆式和切段式两种。整杆式甘蔗收获机需在其后悬挂甘蔗收集装
置来实现甘蔗收集功能,但目前国内的甘蔗收集装置多采用悬挂式,且普遍存在容积小、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解决了传统甘蔗收获车体积庞大、人工劳动强度大、笨重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脚轮固定与底架的两侧,形成底架在田间行走时的移动自由度,在所述底架的上侧固定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端连接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与顶架形成移动副,通过丝杠螺母副的驱动,顶架沿着升降丝杆上下移动,在顶架的中部铰接顶升液压缸,所述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与料斗的底部铰接,料斗的另一端与顶架铰接,在料斗的尾部连接了料斗门。
所述顶架为中部加工了两根横梁,以保证顶架的强度和刚性,顶架的一端顶部加工有两个铰耳,用于与料斗的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装置由多个零件组成,结构简单,模块化好,便于快速生产和安装,拆卸式结构便于装卸,尤其长距离运输时不必占据过大的空间,同时零部件形状简单便于维修。
2、本装置可以在田间由牵引机构牵引移动,料斗的升降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牵引机构作业时填装收割好的甘蔗。
3、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本装置设计了自动卸料的机构,卸料时顶升液压缸使料斗倾斜加速卸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料斗门;2-升降丝杆;3-液压马达;4-脚轮;5-底架;6-液压管;7-牵引挂钩;8-顶架;9-顶升液压缸;10-料斗。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其中A处为顶架移动方向标识,B为料斗卸料时转向方向标识。
图3是顶架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工作时牵引车将本装置拖至田间,在液压马达3的驱动下,升降丝杆2使顶架8上升,直至与甘蔗收获机送料时向匹配的高度,顶升液压缸9活塞杆处于收回状态,于是料斗10处于水平状态,料斗门1关闭料斗,随后甘蔗收获机将收下的甘蔗填充至料斗10中,直至将料斗10装满,料斗10装满后液压马达3动作是料斗10降低位置高度,料斗10被托运至仓库,随后工作人员打开料斗门1,顶升液压缸9活塞杆伸出使料斗10绕着其与顶架8的交接点转动,甘蔗便顺着倾斜的料斗10滑出,从而完成本装置的工作过程。
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便于拆卸和携带,价格低廉。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额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变动,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北流市智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北流市智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9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火针组件
- 下一篇:锅炉助燃送风量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