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8424.4 | 申请日: | 2015-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启能;黄欣;汤旖;庞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21/04 | 分类号: | C25D21/04;C25D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装置,特别是电镀行业等含酸性气体、低露点的电镀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属环保节能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废气的温度一般在60℃,这部分热量具有回收价值。如采用用于电镀行业等含酸性气体、低露点的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用回收的余热加热水用于电镀前的热水池,并回收冷凝下来的液体,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及能源费用,对节能降耗有很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镀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适用于电镀行业等含酸性气体、低露点的电镀废气的余热回收,解决现有设备难以有效回收的低温余热形成的能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气室、废气入口、废气出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其特征是在壳体的气室中设有换热钛管,在气室两侧分别设有热水管和冷水管,换热钛管的输入端与冷水管相连接,输出端与热水管相连接,在冷水管输入端设有冷水进口,热水管输出端设有热水出口,冷水管、换热钛管和热水管构成换热的水流通道;在壳体两侧分别设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
所述的换热钛管平行排列,换热钛管放置方向与废气气流方向斜交。
所述的换热钛管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刺片,以增加换热钛管的换热面积。
所述的气室为玻璃钢气室。
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接水盘,在接水盘上开有冷凝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回收了电镀废气的余热,利用该余热加热用于电镀前的热水池热水,节省了燃料费用,降低工厂的运行成本。
(2)回收了电镀废气冷却过程中冷凝的有害物质,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3)换热管采用带刺片钛管,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增加了单位换热面积,以致整个换热器的体积缩小,成本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钛管纵向剖示图示;
图3为换热钛管横截面图示。
图中,1、废气进口2、热水出口3、气室4、废气出口5、冷水进口6、接水盘7、冷凝水出口8、热水管9、换热钛管、10、壳体、11、冷水管、12、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表述的范围。
在图1~2中,电镀行业等含酸性气体、低露点的废气通过废气进口1进入到壳体10的玻璃钢气室3中,废气在气室中冲刷带刺片12的换热钛管9,将热量传递给热水,废气温度下降,然后从废气出口4排出。冷水从冷水进口5进入到冷水管11,然后平均分流到各个换热钛管9,冷水在换热钛管内吸收烟气的热量,温度升高,变为热水再汇总到热水管8,然后由热水出口2送到各个需要热水的地方。烟气在冷却过程中会有冷凝液析出,析出的冷凝液就落到冷凝水接水盘6,再经冷凝水出口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8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晶体提拉炉冷却的保障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零件阳极氧化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