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芯线与网状导电层的分离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6544.0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明;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信诺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6 | 分类号: | 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网状 导电 分离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芯线与网状导电层的分离工装。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由里到外分为四层:中心铜线、塑料绝缘体、网状导电层和电线外皮。中心铜线和网状导电层形成电流回路,因为中心铜线和网状导电层为同轴关系而得名。
在视频同轴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电缆端部剥去电线外皮,露出中心铜线及塑料绝缘体,然后将网状导电层用挑针挑开并拧成一股,最后安装插头。
上述操作过程中,使用挑针逐一挑开网状导电层,这种操作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提高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的电缆芯线与网状导电层的分离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缆芯线与网状导电层的分离工装,包括基座、外罩以及钢丝刷轮,所述基座上安装外罩,该外罩为圆筒状结构,其内同轴安装钢丝刷轮,该钢丝刷轮通过安装在外罩外部的电机驱动其旋转,对应钢丝刷轮前方的基座上安装托手板。
而且,所述外罩的前端左侧制有矩形凹槽。
而且,所述托手板的上端面为一弧面,该弧面上设有橡胶层。
而且,所述基座上安装控制钢丝刷轮的开关,所述外罩后侧的基座上竖直安装一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工装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通过钢丝刷轮的高速旋转可快速将网状导电层快速挑开,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电缆芯线与网状导电层的分离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5、外罩2以及钢丝刷轮1,所述基座上安装外罩,该外罩为圆筒状结构,其内同轴安装钢丝刷轮,该钢丝刷轮通过安装在外罩外部的电机3驱动其旋转,对应钢丝刷轮前方的基座上安装托手板7,操作者可将手放在托手板上,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安装控制钢丝刷轮的开关4,所述外罩后侧的基座上竖直安装一挡板6
所述外罩的前端左侧制有矩形凹槽8,目的是便于从此处放入线缆。
所述托手板的上端面为一弧面,该弧面上设有橡胶层,增大了手与托手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手打滑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剥去电缆的外皮,启动钢丝刷轮,操作者将手放置托手板上,将电缆的剥皮端通过矩形凹槽放入外罩内,并将其端部与钢丝刷轮外缘轻轻接触,通过钢丝刷轮的钢丝将网状导电层快速挑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为:
本工装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通过钢丝刷轮的高速旋转可快速将网状导电层快速挑开,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信诺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信诺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6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柑橘渣获得柑橘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下节流阀的步进式液压促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