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接式电容触摸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1427.2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文;袁海;郑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电容 触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拼接式电容触摸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触摸板的基本设计原理是:在一塑料薄膜的正反两面印刷平行导电线,且正面的平行导电线与反面的平行导电线相互垂直,这样,就可以形成无数个网格。人手指靠到电容感应板上时,其横向的某对导电线间的电容及竖向的某对导电线间的电容会发生变化,故通过感知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竖向及横向的这两对导电线的位置,从而确定人手指在电容感应板上的位置。受印刷技术所制约,目前电容感应板的规格往往是固定的,而现实的触摸屏的规格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虽然目前的电容感应板可以通过分切来获得小尺寸的触摸板,但是,这种电容感应板相互间是不能连接的,故其只能适应小尺寸触摸板的变化要求。若需要通过该种电容感应板来获得大尺寸触摸板(如黑板等),则制作工艺过程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成品率也较低;另外,由于导电线的印刷所采用的油漆主要成分是银粉,该种电容感应板的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获得小尺寸触摸板,又能获得大尺寸触摸板,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拼接式电容触摸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接式电容触摸板,包括成像背景单元和电容感应单元,所述成像背景单元位于电容感应单元的前面,所述电容感应单元由至少一块子电容感应板拼接而成;所述子电容感应板包括硬基板、设置在硬基板其中一面上的多条第一平行直导线以及设置在硬基板另一面上的多条第二平行直导线,所述第一平行直导线与第二平行直导线相交,所述相邻两条第一平行直导线与相邻两条第二平行直导线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网格。
进一步,所述子电容感应板还设有导电桥,所述相邻两块子电容感应板通过导电桥进行拼接。
进一步,所述子电容感应板拼接时,所述相邻两块子电容感应板的第一平行直导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通过导电桥进行连接或者相邻两块子电容感应板的第二平行直导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通过导电桥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平行直导线为横向平行布设的直导线,所述第二平行直导线为竖向平行布设的直导线,所述第一平行直导线与第二平行直导线垂直,所述子电容感应板横向拼接时,所述相邻两块子电容感应板的第一平行直导线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并通过导电桥进行连接;所述子电容感应板竖向拼接时,所述相邻两块子电容感应板的第二平行直导线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并通过导电桥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平行直导线和第二平行直导线均为铜质导线、其它非铜金属导线或非金属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线。
进一步,还包括线路连接单元,所述线路连接单元位于电容感应单元的后面,所述第一平行直导线和第二平行直导线均与线路连接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电桥为导电金属线或者导电黏胶条。
进一步,所述电容感应单元的外表面涂铺有保护层。
进一步,还包括机架,所述成像背景单元和电容感应单元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成像背景单元位于机架的前部。
进一步,所述成像背景单元为背光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括电容感应单元,电容感应单元由至少一块子电容感应板拼接而成,既可以通过小尺寸子电容感应板来获得小尺寸的电容触摸板,也可以通过将多块小尺寸的子电容感应板进行拼接的方式来获得小尺寸的电容触摸板,适用范围广;由带有第一平行直导线及第二平行直导线的硬基板构成子电容感应板,可采用当前较为成熟的硬基板线路板制作工艺结合简单的拼接操作来获得大尺寸触摸板,与基于塑料薄膜印制线路板的传统方式相比,制作工艺更简单,且第一平行直导线及第二平行直导线对印刷材料无特殊要求,可采用非银粉材料,成本更低。进一步,电容感应单元的外表面涂铺有保护层,可以降低因第一平行直导线及第二平行直导线锈蚀而对线间电容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接式电容触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子电容感应板硬基板其中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子电容感应板硬基板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成像背景单元;2、电容感应单元;3、子电容感应板;3a、硬基板;3b、第一平行直导线;3C、第二平行直导线;3d、导电桥;4、机架;5、保护层;6、线路连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1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移动式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