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0773.0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玲;王玉辉;吴烨;潘荧琳;林智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玲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拉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镜面及发光装置的新型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轻轨、地铁等)是比较节能低碳的出行方式,因存在乘客乘坐时间段的峰谷相差悬殊,所以一般的公共交通工具除设有一定座位外,还设有横杆扶手、支架以备无座的乘客稳定身体使用;横杆扶手或支架高度固定,但乘客的身高是多样化的,则近几年又在支架的基础上增加了有限数量吊环式拉手。
现有的吊环式拉手主要由拉环和吊带两部分组成,吊带的一端固定在车厢顶部或某种支撑杆上,而另一端与拉环连接,拉环主体为一环体结构,环体上设有一手持支撑部位,使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吊带的一端固定,过渡连接处反复扭动,出现应力集中,单点磨损老化快,每个拉环只配单根吊带,吊带断裂时造成乘客跌倒、跌伤的事故时有发生,解决以上问题,让乘客乘坐节能低碳的公共交通工具更加舒适、安全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手,解决现有的吊环式拉手单点磨损老化快等缺陷,消除因每个拉环只配单根吊带,吊带断裂时造成乘客跌倒、跌伤等安全隐患,提高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拉手,包括连接部和把手部,所述的连接部设有连接孔,连接绳穿过连接孔将拉手本体与固定件连接,把手部内腔设有中空管状的穿绳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部内腔设的穿绳孔中具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两端与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手本体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镜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的镜面装置为球面镜。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手本体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三装置,所述的第三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电子装置,如按键、无线发射接收装置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手本体的通孔内设有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带有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新型拉手的连接部和把手部均设有连接孔,相互独立的固定绳分别穿过连接部和把手部的连接孔后与固定件连接,减少拉手的摇晃,即使某根固定绳断裂也不会整个拉手掉落,避免了乘客的摔倒。同时拉手本体上的凹槽内设有镜面装置,便于乘客照镜子及观察周围环境情况。拉手本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三装置如各种电子装置,如按键、无线发射接收装置、发光照明装置等,进一步拓展公交拉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拉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手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拉手本体,
11、连接孔,
2、把手部,
21、穿绳孔,
3、镜面装置,
4、通孔,
5、固定绳,
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到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新型拉手,可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如公交车、轻轨、地铁、轮渡等。
实施例一
如图2-5所示,新型拉手包括连接部和把手部2,所述的连接部设有连接孔11,固定绳5穿过连接孔11将拉手本体1与固定件6连接,把手部2内腔设有中空管状的穿绳孔21,固定绳5穿过所述的把手部2内腔的穿绳孔,所述固定绳5的两端与固定件6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本体1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镜面装置3,便于乘客照镜子整理容妆及观察周围环境情况,便于乘客无需转头即可看见背后情况。为了避免镜面装置划伤乘客,固定槽优选为凹槽。由于拉手本体1较小,所述的所述的镜面装置3优选为球面镜。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手本体1上设有通孔4,通孔4内设有第三装置,所述的第三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电子装置,如按键、无线发射接收装置等,进一步拓展公交拉手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手本体1的通孔4内设有发光装置,如小型LED灯,该发光装置带有开关装置,乘客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可自行打开小型灯,对周边乘客影响较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玲,未经林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0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铤体专用车床
- 下一篇:一种钕铁硼真空熔炼研磨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