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琴式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7573.1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付超;刘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合阁钢构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343;E04B1/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琴 折叠 移动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住宅房,特别是指一种风琴式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
背景技术
在我国,移动式住宅房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目前活动房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市面上较为流行的是折叠式移动住宅房,此类产品闲置时占地面积小、较为节约空间。使用时,只需要将相关配件按要求组装即可。
但现有的折叠式移动住宅房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安装的人工成本较高。由于相关配件的组装较为复杂,一般需要专业人士从旁指导,普通消费者很难单独完成安装。第二,现有的折叠式移动住宅房过多的强调节约空间,但忽视了其余建筑材料的成本。在拆卸后,由于住宅房的过多折叠,此时虽然所占空间较小,但不可避免对地面、吊顶以及水电作业项目损毁严重,其它结构部位损坏较大,致使材料损耗大,不易周转使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因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折叠式移动住宅房,以克服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在节约存储空间的同时,能够在拆卸过程中对房屋内设施、材料损毁较小的叠柜式移动住宅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琴式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其包括房屋框架以及贴合在该房屋框架处的墙体板,其中,该房屋框架包括可兼做货柜的框架主体以及框架副体,该框架副体包括折叠臂,该折叠臂与该框架主体连接,并可相对该框架主体折叠或展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折叠臂展开即可完成房屋的安装,简单方便。在拆卸后(即折叠后),由于存在框架主体,该框架主体固定不变,因此有效地保护了其中的设施及材料。因此,可以将房屋的水电中枢系统以及其他较为重要的配套设施设置在该框架主体内,以保证重要设施不会受到损毁,提高了设施的周转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房屋使用成本。同时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符合目前环保的大趋势。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相对该框架主体折叠或展开的折叠臂,当拆卸后,折叠臂缩回,此时框架副体原本占用的空间消失,有效节约了移动住宅房的存储空间。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臂可以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以及连接装置,该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折叠臂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大大降低了移动住宅房使用安装时的操作难度,更加人性化,普通消费者亦可单独完成安装:当想要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叠柜式移动住宅房时,只需将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连接,并展开折叠臂以充分延展框架副体即可,简单方便。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副体具有2个平行对称的折叠臂,该2个折叠臂一端与该框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立柱。
设置2个平行对称的折叠臂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折叠臂的折叠。此时,2个折叠臂的规格相同、折叠角度相同,通过预先的计算,可以使两者的干扰最小、互相不重叠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正是因为2个折叠臂的规格相同且平衡设置,使折叠臂折叠后较为规整,框架副体最大程度上得到压缩,进一步节约了本实用新型叠柜式移动住宅房的存储空间。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臂与框架主体、折叠臂与立柱之间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为铰链。这样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简化了人员的操作,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折叠后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风琴式折叠柜式移动住宅房包括房屋框架1以及贴合在该房屋框架处的墙体板2。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改进在于,房屋框架1包括可兼做货柜的框架主体3以及框架副体4,该框架副体4包括折叠臂5,该折叠臂5与该框架主体3连接,并可相对该框架主体3折叠或展开。
本实施例中,共包含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折叠臂5。该折叠臂5包括第一折叠部51、第二折叠部52以及连接装置53,该第一折叠部51与第二折叠部52通过连接装置53连接。此外,折叠臂5的一端与框架主体3连接、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立柱6。当然,折叠臂5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能相对框架主体3完成折叠或展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合阁钢构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合阁钢构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7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