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心率心电测量的智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4202.X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闫正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47/06 | 分类号: | G04B47/06;A61B5/0245;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王雨时;许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心率 测量 智能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监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心率心电测量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心率是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反应心脏工作状态。实时检测心跳次数有助于保证用户运动目的的达到,提供数据化的锻炼结果;对减肥、强身计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判断您的运动是否超过心脏及身体的负荷,避免意外发生;可以监控运动强度,防止运动不足或过度,减少肌肉的拉伤和酸痛;与用户相伴,提醒主人去锻炼;测试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使锻炼效果更加可视化。
佩戴心率带能够让人监测心率值,了解心脏活动的即时状况。心率带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进行监测心率,在运动时能够解放双手,并且功耗较低。缺陷是体积庞大,携带不够方便,一般借助其他设备进行结果查看。
随着可穿戴设备逐渐为大众了解和接受,心率监测成为智能手机的一项主要功能。智能手表体积小方便携带。智能手表进行心率监测使用两种技术原理。一种是通过光感测量手腕处血管含氧量的变化来计算心率。该技术优点是可以随时监测,缺点是功耗大、准确度低、只能测脉率而不能测心率,并且无法得到心电数据。另一种是通过电极传导方式获得人的心电信号得到心率值。该技术优点有功耗低、准确度高、还能够得到心电数据,缺点是必须通过“搭桥”方式联通电极才能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心率心电测量的智能手表,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心率心电测量的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束带及健康手表,所述健康手表包括手表本体,设于所述手表本体上的表盘电极,设于所述手表本体侧面的侧键电极,所述侧键电极的中心线的反向延长线与所述手表本体的表链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手表本体的底面设有接触电极;所述束带包括束带本体,所述束带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健康手表嵌设于所述束带中,所述第一电极片连接表盘电极或侧键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电极片的一端呈表盘形或接触槽,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另一端呈球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束带本体上还设有第二电极片及第三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及第三电极片分别设于所述束带本体的中心点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及第三电极片隔离,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端及第三电极片的一端均呈球形,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另一端及第三电极片的另一端均设有与所述接触电极配合接触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接触电极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侧键电极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束带可以装置心率测量功能的手表。安装之后可以作为一个心率带使用,使智能手表可以作为两种功能产品使用。该智能手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测量方便、随时监测心电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健康手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健康手表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束带和智能手表正面电极连接点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束带和智能手表表壳电极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心率心电测量的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束带及健康手表,所述健康手表包括手表本体,设于所述手表本体上的表盘电极,设于所述手表本体侧面的侧键电极,所述侧键电极的中心线的反向延长线与所述手表本体的表链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手表本体的底面设有接触电极;所述束带包括束带本体,所述束带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健康手表嵌设于所述束带中,所述第一电极片连接表盘电极或侧键电极。束带可以装置心率测量功能的手表。安装之后可以作为一个心率带使用,使智能手表可以作为两种功能产品使用。该智能手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测量方便、随时监测心电变化。
所述第一电极片的一端呈表盘形或接触槽,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另一端呈球形。
所述束带本体上还设有第二电极片及第三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及第三电极片分别设于所述束带本体的中心点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及第三电极片隔离,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端及第三电极片的一端均呈球形,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另一端及第三电极片的另一端均设有与所述接触电极配合接触槽。
所述接触电极为两个。
所述侧键电极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