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转梁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1710.4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0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闫艳;宋朝远;张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扭转梁及车辆。
背景技术
家用乘用车市场的火爆,使得各大整车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低成本家轿。扭转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维修且占用车底空间小以及可降低整车底盘的高度等优点,被各大车企用于车辆的后悬。
如图1和图2所示,当前多数的扭转梁为“几”字形截面的扭转横梁10’,横梁10’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到两端的纵臂上,弹簧托盘30’通过焊缝连接到横梁10’与纵梁20’上。如图3所示,在横梁10’末端内侧会焊接加强板40’,来提高扭转梁的侧倾刚度。该结构的扭转梁由于横梁10’结构没有平滑过渡,会存在较大的刚度跳跃。在扭转梁工作时,横梁10’上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横梁10’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梁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扭转梁因应力集中而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扭转梁,包括横梁和加强板,横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裙板和连接在两个裙板之间的顶板,加强板连接在两个裙板和顶板围成的空间内,顶板的横截面呈弧形,并且顶板与两个裙板之间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地,加强板设置在顶板上。
进一步地,加强板的形状与顶板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加强板与顶板焊接。
进一步地,加强板具有与顶板焊接的焊接端,焊接端为弧形端部。
进一步地,加强板具有与顶板焊接的焊接端,焊接端包括两个圆弧段和连接在两个圆弧段之间的连接段。
进一步地,连接段为直线段。
进一步地,两个裙板平行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扭转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横梁受到较大力矩时,力矩可以在横梁上较好的分布,避免应力集中引起的横梁损坏,扭转梁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扭转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扭转梁的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扭转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扭转梁的加强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加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梁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扭转梁的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扭转梁的加强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加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8的加强板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扭转横梁;20’、纵梁;30’、弹簧托盘;40’、加强板;10、横梁;4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扭转梁包括横梁10和加强板40,横梁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裙板和连接在两个裙板之间的顶板,加强板40连接在两个裙板和顶板围成的空间内。顶板的横截面呈弧形,并且顶板与两个裙板之间为弧形过渡。这样,横梁10的裙板与顶板之间就可以平滑过渡。当横梁10受到较大力矩时,力矩可以在横梁10上较好的分布,避免应力集中引起的横梁10损坏,扭转梁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可选的,两个裙板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1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汽车后悬架双上推力杆结构和矿用汽车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皮雕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