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流恒压的手机锂电池控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7583.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芝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流恒压 手机 锂电池 控制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恒流恒压的手机锂电池控制板。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异常,如过充、过放现象;如果出现过充,电池会鼓胀,严重时可能会起火或爆炸;如果出现过放电,轻则缩短电池使用寿命,重则彻底丧失充放电功能使电池永久失效。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配合过充、过放保护电路的,仅在过放后切断电池向负载的供电,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时没有任何警示,不利于电池质量的改善。
因此,传统的锂电池控制板电路结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恒流恒压的手机锂电池控制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恒流恒压的手机锂电池控制板,该锂电池控制板包括:
由NPN型三极管Q1、电阻R1、电位器W1、稳压二极管TL431组成的可调稳
压电路;
由PNP型三极管Q2、电位器W2、电阻R2组成的可调恒压电路;
由PNP型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LED组成的充电指示电路;
所述可调恒压电路连接锂电池;
所述可调恒压电路与可调稳压电路并联;
所述可调稳压电路与充电指示电路串联。
进一步的,在所述可调稳压电路中,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1的两端,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电位器W1的电阻体的正极端,所述电位器W1电刷端电连接稳压二极管TL431的参考极,所述电位器W1的电阻体负极端电连接锂电池负极端,所述稳压二极管TL431的阳极电连接锂电池负极端,阴极电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
进一步的,在可调恒压电路电路中,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集电极电连接锂电池正极端,所述电位器W2的电刷端连接电阻体正极端,构成可调电阻,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电位器W2的正极端,所述电位器W2的负极端电连接电阻R2,所述电阻R2电连接锂电池负极端。
进一步的,在充电指示电路中,PNP型三极管Q3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4,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5,基极电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LED,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R2、R3、R5的阻值分别是1千欧、200欧、100欧、200欧。
所述电位器W1、电位器W2的电阻体的总电阻分别是20千欧、2千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控制板电路中,采用精密可调稳压电路、可调恒流电路、充电指示电路三个电路对锂电池进行保护,随着被充电锂电池电压逐渐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电阻R4上的压降不断减小,最终使PNP型三极管Q3截至,LED熄灭,为了保证电池能充足,要在指示灯熄灭后继续充电1~2小时。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控制板更加精确高效的提高了锂电池的均衡性和延长了锂电池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控制板电路图。
附图中标记:锂电池1;可调稳压电路2;可调恒压电路3;充电指示电路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芝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海芝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7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