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箱脉冲收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5898.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屠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152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收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箱脉冲收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箱脉冲收尘器根据风机的启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直接启动,所需设备少,启动方式相对简单,但由于是带负载启动,要求线路的容量大于风机的电动机容量的5倍以上,对电网冲击大且启动时间长;第二类:如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星三角启动,变频器及软启动,这一类的气箱脉冲收尘器,启动电流较小,降低了对电网的冲击,但要增加设备投资,且线路复杂,检修技术要求也相应高得多;第三类:利用风门加电动执行机构的启动方式,即启动时,利用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风门关闭,从而将风机的进风通道关闭,相当于空载启动,风机启动完成后,再缓慢打开风门,这种气箱脉冲收尘器也需要增加风门及电动执行机构,成本依然很高,维护也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箱脉冲收尘器,以解决现有的气箱脉冲收尘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箱脉冲收尘器,包括风机和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仓板分隔为若干个过滤仓,每个过滤仓内设有若干滤袋;
所述箱体的下部侧面设有含尘气体入口,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风机的进气端连通,所述风机的出气端为干净气体出口;
每个过滤仓顶部对应设有一脉冲阀,所述脉冲阀的一端与所述滤袋对应,另一端与高压气源连通;
每个过滤仓顶部还对应设有一提升板,所述提升板打开时,对应的过滤仓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提升板关闭时,对应的过滤仓与所述风机不连通;
所述风机、脉冲阀与提升板均由一PLC控制。
较佳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有卸灰装置。
较佳地,所述卸灰装置为漏斗形卸灰装置。
较佳地,所述滤袋为涤纶针织过滤毡。
较佳地,所述脉冲阀与所述滤袋对应的一端设有喷嘴。
较佳地,所述脉冲阀由一脉冲控制仪控制开启,所述脉冲控制仪连接至所述PLC的输出端。
较佳地,每个提升板分别由一提升气缸控制打开和关闭,每个提升气缸连接至所述PLC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箱脉冲收尘器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PLC对风机、脉冲阀与提升板同时进行控制,在开启风机之前,关闭风机与箱体的连通,实现风机空载启动,降低了对电网的冲击;
2、无需使用风门和电动执行机构,降低了零部件投资成本,简化了整体结构;
3、维修容易,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气箱脉冲收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气箱脉冲收尘器中箱体的侧视图。
图中:10-风机、11-干净气体出口、20-箱体、21-隔仓板、22-过滤仓、23-滤袋、24-含尘气体入口、30-脉冲阀、31-喷嘴、40-提升板、41-提升气缸、50-卸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箱脉冲收尘器,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风机10和箱体20,所述箱体20内由隔仓板21分隔为若干个过滤仓22,每个过滤仓22内设有若干滤袋23;
所述箱体20的下部侧面设有含尘气体入口24,所述箱体20的顶部与所述风机10的进气端连通,所述风机10的出气端为干净气体出口11;
具体地,含尘气体从含尘气体入口24进入箱体20内部,通过滤袋23进行过滤,把粉尘与空气分离,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风机10从干净气体出口11排向大气,从而实现空气净化。
每个过滤仓22顶部对应设有一脉冲阀30,所述脉冲阀30的一端与所述滤袋23对应,另一端与高压气源(图中未示出)连通;每个过滤仓22顶部还对应设有一提升板40,所述提升板40打开时,对应的过滤仓22与所述风机10连通,即正常收尘状态。当粘附在滤袋23外表面的粉尘逐步形成粉层后,所述提升板40关闭,对应的过滤仓22与所述风机10不连通;脉冲阀30开启并瞬间自动关闭,高压气源向过滤仓22通入压缩气体,使得滤袋23瞬间膨胀把滤袋23表面的粉层振落,即进入清灰状态。延时一定时间后,等振落的粉尘落到卸灰装置50后,提升板40重新打开,进入正常收尘状态,使气箱脉冲收尘器阻力保持稳定;
所述风机10、脉冲阀30与提升板40均由一PLC(未图示)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5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