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离子减薄样品台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131.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5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剑;王令双;范国华;唐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离子 样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形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制作离子减薄样品台的模具。
背景技术
离子减薄是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的主要方法之一。离子减薄样品台属于耗材,用量很大。现有的样品台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制成的,由于其尺寸小,精度要求高,所以其加工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离子减薄样品台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制作,导致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制作离子减薄样品台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离子减薄样品台的模具包括圆柱形模具壳体、芯I和两个芯Ⅱ,圆柱形模具壳体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第六模块、第七模块、第八模块、第九模块和第十模块组成,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第六模块、第七模块、第八模块、第九模块和第十模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模块的中心处由上至下设有相通的圆形熔池和圆锥形熔池;第二模块上设有第一芯I孔、两个第一直浇道、两个第一芯Ⅱ孔和两个第二直浇道,第一芯I孔位于第二模块的中心处,第一芯I孔、两个第一直浇道、两个第一芯Ⅱ孔和两个第二直浇道沿同一直线布置,两个第一直浇道对称设置在第一芯I孔的两侧,两个第一芯Ⅱ孔对称设置在第一芯I孔的两侧,两个第二直浇道对称设置在第一芯I孔的两侧,第一直浇道、第一芯Ⅱ孔和第二直浇道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芯I孔、两个第一直浇道、两个第一芯Ⅱ孔和两个第二直浇道均与圆锥形熔池相通;第三模块上设有第二芯I孔、两个第一横连接道和两个第二横连接道,第二芯I孔与第一芯I孔正对且相通设置,第二芯I孔、两个第一横连接道和两个第二横连接道沿同一直线布置,两个第一横连接道对称设置在第二芯I孔的两侧,两个第二横连接道对称设置在第二芯I孔的两侧,第一横连接道与其上方对应的第一直浇道和第一芯Ⅱ孔相通,第二横连接道与其上方对应的第二直浇道相通;第四模块上设有第三芯I孔、两个竖向连接道和两个第一型孔,第三芯I孔与第二芯I孔正对且相通设置,第三芯I孔、两个竖向连接道和两个第一型孔沿同一直线布置,两个竖向连接道对称设置在第三芯I孔的两侧,两个第一型孔对称设置在第三芯I孔的两侧,竖向连接道与其上方对应的第一横连接道相通,第一型孔与其上方对应的第二横连接道相通;第五模块上设有第三横连接道和两个第二型孔,第三横连接道同时与第三芯I孔和两个竖向连接道相通,两个第二型孔与两个第一型孔一一正对且相通设置;第六模块上设有圆柱形型腔、两个第二芯Ⅱ孔和两个第三型孔,圆柱形型腔与第三横连接道相通,两个第二芯Ⅱ孔与两个第一芯Ⅱ孔一一正对,两个第二芯Ⅱ孔均与第三横连接道相通,两个第三型孔与两个第二型孔一一正对且相通设置;第七模块上设有圆锥形型腔和两个第四型孔,圆锥形型腔与圆柱形型腔相通,两个第四型孔与两个第三型孔一一正对且相通设置;第八模块上设有横浇道和两个第五型孔,横浇道与其上方的圆锥形型腔相通,两个第五型孔与两个第四型孔一一正对且相通设置;第九模块上设有第四芯I孔和两个集渣池,第四芯I孔与第三芯I孔正对设置,第四芯I孔与横浇道相通,集渣池与其上方的横浇道和第五型孔相通设置,芯I设置在第一芯I孔、第二芯I孔、第三芯I孔和第四芯I孔中,两个芯Ⅱ对称设置在芯I的两侧,且每个第一芯Ⅱ孔和第二芯Ⅱ孔中设置一个芯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利用本实用新型将熔化的铝合金溶液浇入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中,采用油泥将铝合金溶液压入模具,冷却后成形为离子减薄样品台。省去了机械加工的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
二、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采用高温模具钢制作,表面抛光,浇铸前,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第六模块、第七模块、第八模块、第九模块和第十模块分别喷涂高温脱模剂,然后合模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尺寸稳定,精度高,铸件表面质量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第一模块1的俯视图;
图3是第二模块2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三模块3的俯视图;
图5是第四模块4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五模块5的俯视图;
图7是第六模块6的俯视图;
图8是第七模块7的俯视图;
图9是第八模块8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九模块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