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免车门内扣手异响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3371.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长江;周学雷;鞠春梅;刘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E05B79/06;E05B77/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车门 内扣手异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避免车门内扣手异响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随着市场的需求量增加,主机厂提高产能和装配效率也随之提高。主机厂在生产汽车时,经常会遇到车门把手开启异响,开启不顺畅,由于弹簧异响引起的异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在需求日益提高的时代,很容易引起客户的抱怨和投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避免车门内扣手异响的结构,该结构能有效避免手柄在开启运动时与弹簧之间摩擦产生的噪声及不顺畅。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车门内扣手异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扣手支座,在内扣手支座的安装槽中固定一根手柄轴,在手柄轴上转动设置按钮、弹簧、手柄,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弹簧扭臂,所述两个弹簧扭臂分别抵靠于安装槽两侧边框上,安装槽内形成有凸台,靠近手柄一侧的弹簧扭臂外端贴靠于凸台侧面,使得该侧弹簧扭臂与手柄之间形成避让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扣手支座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形成边框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扣手支座端部设有卡槽,卡槽外端为扩口状、内端为圆弧状,内扣手支座与卡槽相对一端形成有凸出的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手柄在开启过程中产生噪音的问题而特别开发设计,具体是在手柄安装座上设置一个凸台,使得弹簧扭臂与手柄之间形成避让间隙,可以有效避免手柄与弹簧之间的摩擦问题,能有效确保手柄开启的顺畅,大幅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包括内扣手支座1、手柄2、弹簧3、弹簧扭臂3-1、手柄轴4、按钮5、安装槽6、凸台7、避让间隙8、边框护板9、卡槽10、安装座11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车门内扣手异响的结构,包括内扣手支座1,在内扣手支座1的安装槽6中固定一根手柄轴4,在手柄轴4上转动设置按钮5、弹簧3、手柄2,所述弹簧3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弹簧扭臂3-1,所述两个弹簧扭臂3-1分别抵靠于安装槽6两侧边框上,安装槽6内形成有凸台7,靠近手柄2一侧的弹簧扭臂3-1外端贴靠于凸台7侧面,使得该侧弹簧扭臂与手柄2之间形成避让间隙8。
内扣手支座1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形成边框护板9,内扣手支座1端部设有卡槽10,卡槽10外端为扩口状、内端为圆弧状,内扣手支座1与卡槽10相对一端形成有凸出的安装座11。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为有效将按钮5沿轴向限位固定,防止其进行轴向窜动,在安装槽6中还设有凸起的挡板将按钮5轴向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由于手柄2与弹簧扭臂3-1之间形成避让间隙8(避让间隙8通过凸台7形成),使得手柄2在转动过程中,能实现平滑顺畅的目的,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3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