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信道比幅测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9916.2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孔明明;裴峥;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3/14 | 分类号: | G01S3/14;G01S3/12;G01C1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测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动无线电测向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电测向是指利用无线电定向测量设备测定目标信号源的来波方位。根据测向方法可分为振幅测向法、相位测向法和空间普估计三种。
振幅法测向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测向时天线旋转一周或等效旋转一周,测向机输出信号强度最大的方向即为目标辐射源的示向度。
振幅法测向设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不同方向信号的幅度比容易测量,频率变化对系统测量影响较小。
但振幅法测向中接收信号因发射信号起伏而起伏,容易受反射、折射等影响,在监测弱信号时幅度比难度交大,测向精度不高。
例如,申请号为CN200920081496的实用新型“电子罗盘为角度计的无线电测向系统”,公开了电子罗盘为角度计的无线电测向系统,实现了利用无线电监测设备进行半自动无线电测向的功能,但该系统接收信号因发射信号起伏而起伏,测向过程中容易收到反射、折射影响,测向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测向系统接收信号受反射、折射的影响,消除测向过程中信号的起伏变化,提出一种双信道比幅测向系统。本实用新型不受发射信号起伏、电波传播起伏等影响,提高了信号的测向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信道比幅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通道Ⅰ和接收通道Ⅱ;
用于获取无线电信号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用于获取接收天线所指方向,实时获取该方向对应的方位角的电子罗盘;
用于处理接收通道Ⅰ和接收通道Ⅱ的接收信号,并计算来波方向的处理器;
所述定向天线和接收通道Ⅰ连接,全向天线和接收通道Ⅱ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接收通道Ⅰ、接收通道Ⅱ和电子罗盘连接,所述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和电子罗盘均以相同角速度旋转。
所述定向天线的天线极化方式与全向天线的天线极化方式相同。
天线极化方式分为三大类:线极化、椭圆极化、圆极化。其中,线极化又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椭圆极化又可分为左旋椭圆极化和右旋椭圆极化,圆极化又可分为左旋圆极化与右旋圆极化。
所述定向天线的天线增益高于全向天线的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所述定向天线为加载环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
工作原理:
处理器在接收通道Ⅰ和通道Ⅱ信号后,若通道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通道Ⅱ接收信号强度,则输出信号为通道Ⅰ接收信号与通道Ⅱ接收信号相减;若通道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通道Ⅱ接收信号强度,则输出为零;测向系统输出的测向方向为输出信号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制造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适应于测量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信号,测量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定向天线采用加载环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有较高的增益,测向灵敏度高。
4、本实用新型使用全向参考通道对消信号幅度起伏,不受发射信号起伏、电波传播起伏等影响,测向准确高。
5、本实用新型测向天线旋转一周即可完成测向,测向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向天线,2、全向天线,3、接收通道Ⅰ,4、接收通道Ⅱ,5、电子罗盘,6、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信道比幅测向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通道Ⅰ3和接收通道Ⅱ4;
用于获取无线电信号的定向天线1和全向天线2;
用于获取接收天线所指方向,实时获取该方向对应的方位角的电子罗盘5;
用于处理接收通道Ⅰ3和接收通道Ⅱ4的接收信号,并计算来波方向的处理器6;
所述定向天线1和接收通道Ⅰ3连接,全向天线2和接收通道Ⅱ4连接,所述处理器6分别与接收通道Ⅰ3、接收通道Ⅱ4和电子罗盘5连接,所述定向天线1、全向天线2和电子罗盘5均以相同角速度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向天线1为垂直极化的定向天线,全向天线2为垂直极化的全向天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向天线1的天线增益高于全向天线2的天线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9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