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飞行器起落架及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8508.5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亚敏 |
主分类号: | B64C25/66 | 分类号: | B64C2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马丽娜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飞行器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起落架及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的飞行器,随着无人飞行器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飞行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无人飞行器应用的广泛,也滋生了用户关于适合无人飞行器飞行的场地难觅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在城市里,寻找一块空间上面积宽阔,并且空间范围内无遮挡的区域,来进行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操控训练,是越来越难了。由于一般而言,城市地面障碍物多,所有并非适宜无人飞行器飞行的场地,有的用户发现,湖面或者水面上通常是符合无人飞行器飞行的空间,并且,在水面上进行航拍或者其他飞行应用,也产生了新的乐趣。
但是在水面上飞行的问题是,如果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坠机,飞行器将坠入水面,难以回收。而且飞行器是电子设备,掉入水中,通常也无法回收和再使用了。
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够保障在水面上飞行的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的设备、结构或机制。尤其是当飞行器降落时,能够确保飞行器在水面上的安全。但是,现有的飞行器起落架大多为地面起降设计,如果无人飞行器在水面上飞行过程中,发生坠机事件或者实施水上降落,那么沿用原来的起落结构,则将对飞行器造成损害。
无人飞行器的起落架是支撑无人飞行器着陆的部件,是飞行器的组成部分。现有的飞行器起落架形状多种多样,例如申请号为201410781379.4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一种底盘式起落架;例如申请号为201410012085.5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一种支架式起落架。
由此可见,当前的无人飞行器的起落架仅是为了解决无人飞行器在地面上起降的问题,而设计的结构,当前的无人飞行器尚未关注与考虑,飞行器在水面上起降的技术问题,也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起落架及无人飞行器,能够实现无人飞行器水面起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飞行器起落架,包括支撑构件,上浮装置;
所述支撑构件连接在无人飞行器下方,所述上浮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上浮装置的水上浮力大于所述无人飞行器及所述支撑构件的总重量。
可选的,所述上浮装置为轻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上浮装置为泡沫塑料材料。
可选的,所述上浮装置为防水材料。
可选的,所述上浮装置为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中间设置有一条缝隙。
可选的,所述支撑构件上设置有挂接轴,所述圆柱结构套装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挂接轴上。
可选的,所述上浮装置夹持安装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一种无人飞行器,所述无人飞行器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无人飞行器包括支撑构件,上浮装置;
所述支撑构件连接在无人飞行器下方,所述上浮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上浮装置的水上浮力大于所述无人飞行器及所述支撑构件的总重量;
所述上浮装置为轻质材料;
所述上浮装置为泡沫塑料材料;
所述上浮装置为空心结构;
所述上浮装置为防水材料。
可选的,所述上浮装置为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中间设置有一条缝隙;
所述支撑构件上设置有挂接轴,所述圆柱结构套装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挂接轴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无人飞行器起落架及无人飞行器,支撑构件连接在无人飞行器下方,上浮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构件上,上浮装置的水上浮力大于无人飞行器及支撑构件的总重量,使得无人飞行器在着水后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实现无人飞行器水面起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行器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圆柱行飞行器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亚敏,未经刘亚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8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