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蒙皮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316.1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亮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蒙皮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防护技术,特别是一种蒙皮护栏,有利于全面提高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型钢护栏一般为波形梁钢护栏及梁柱式型钢护栏两种形式,其结构特点均为多层横梁与立柱连接结构,横梁之间在竖向存在一定间距,横梁高度、间距以及横梁与立柱之间的距离对车辆特别是小客车影响较大,一旦处理不好会对车辆形成绊阻,产生较大的冲击加速度,易对乘员身体造成伤害,降低了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此外,型钢护栏与混凝土护栏间连接过渡处理是否合理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目前处理方式多是型钢护栏直接搭接在混凝土护栏上,现有型钢护栏不能完全将混凝土护栏包裹,造成部分混凝土结构裸露在外,直接面对车辆,由于混凝土护栏刚度大于型钢护栏,车辆碰撞此位置后极易造成车辆与混凝土突出部分碰撞,对车辆形成绊阻,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对乘员的伤害,因此应对型钢护栏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以提高型钢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并进一步解决型钢护栏结构及与混凝土护栏过渡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蒙皮护栏,有利于全面提高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蒙皮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分布线间隔设置的若干根立柱,在所述分布线的迎撞侧设置蒙皮结构,所述蒙皮结构包括蒙皮面板,所述蒙皮面板包括迎撞面和顶盖面,所述迎撞面背部设置有竖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所述顶盖面覆盖所述立柱顶端,所述迎撞面底部固定在所述立柱下部或直接固定在路面,所述迎撞面和顶盖面为一体结构。
所述立柱为型钢立柱,所述顶盖面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上部连接面,所述上部连接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上部。
所述迎撞面底部设置有贴合路面的底部连接面,所述底部连接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路面上。
所述底部连接面向靠近所述立柱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所述立柱方向延伸。
所述立柱为混凝土立柱,所述迎撞面底部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立柱的下部。
所述立柱嵌固在路面结构中。
所述立柱为中央分隔带型钢立柱,所述分布线的两侧均为迎撞侧,所述中央分隔带型钢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支撑,所述迎撞面底部通过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固定在所述立柱下部。
所述立柱为中央分隔带混凝土立柱,所述分布线的两侧均为迎撞侧,所述中央分隔带混凝土立柱的两侧均直接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迎撞面。
所述立柱为混凝土立柱,所述蒙皮面板的坡面形状与所述混凝土立柱的迎撞面相适配。
所述立柱为型钢立柱,所述型钢为H型、圆管型或方管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蒙皮护栏,采用整体包覆,能够全面提高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特别是能够解决型钢护栏结构及与混凝土护栏过渡的技术难题,为行车安全提供了进一步保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护能力高,外包蒙皮增大了车辆与护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护栏的防撞、吸能作用,同时截面尺寸可与常用混凝土护栏迎撞面相匹配,便于与混凝土护栏顺接,降低了现有梁柱式型钢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连接过渡不利对车辆及乘员造成的伤害程度,适用于道路路面与桥梁防撞护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蒙皮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本实用新型蒙皮护栏第二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1中钢板蒙皮结构(这里仅仅是以钢板举例,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的底部内侧固定,图3中的钢板蒙皮结构的底部采用外侧固定。
图4是实施本实用新型蒙皮护栏第三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1中型钢立柱(这里仅仅是以型钢举例,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或者复合材料),图4中立柱为混凝土立柱(这里仅仅是以混凝土举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图5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实施实用新型蒙皮护栏第四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1中路边单侧护栏,图6是一种中央分隔带护栏即两侧护栏。
图7是实施实用新型蒙皮护栏第五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6中型钢立柱,图7中立柱为混凝土立柱。
图8是钢板蒙皮结构中坡面形状示意图。图8中例举了三种坡面形状:自左至右分别为直壁型,F型,加强型。
图9是H型型钢立柱结构示意图。图9中型钢可为圆管型或方管型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亮,未经马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电动垃圾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道路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