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封装式永磁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0874.6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宇;赵海宁;刘东旭;王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欧瑞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封装 永磁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段封装式永磁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外利用稀土永磁的优异磁性能研制开发永磁同步电动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先后推出永磁同步电动机产品。国内在高效永磁电机的研究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目前我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产量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钕铁硼的价格也趋于合理,给永磁电动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加上近年来国家能源政策的导向,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优势更加明显,国内众多电机生产厂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同步永磁电动机的研发工作。因此,发展高效节能的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是电机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是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内部需要放置永磁体,使得转子冲片空间“竞争”十分激烈。在进行转子结构设计时,不仅需要保证电动机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保障电动机的运行稳定和使用寿命,还要合理控制漏磁,尽量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电机转子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都要承受很大的机械应力,转子上的各个部件也要能够承受其所必须承受的那一部分载荷,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冲片内部永磁体槽间的隔磁结构使转子结构的强度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如果转子局部薄弱环节所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电动机转子所承受的载荷也随之变化,转子各部件将受到循环载荷的冲击作用,当达到一定工作时间后,转子部件的最薄弱环节如连接各磁极的闭口槽口以及隔磁磁桥处在某个循环有可能产生可观的或者宏观的塑性变形,此后不断的积累、加剧,最终将发生随机疲劳破坏。另外,永磁体嵌装在转子内部,随着电机转子长度的增加,一般由多块永磁体轴向拼装,拼装时由于轴向斥力的存在非常难操作,同时由于永磁体自身质脆,在受外力或者自身有缺陷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碎裂,由于其与铁心间的吸附作用,修理时很难进行清理。
而在已有的技术中,主要是针对表贴式永磁转子采取的防护措施,而对永磁体进行预先分装处理的还没有相关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分段封装式永磁转子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段封装式永磁转子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轴向紧固有若干个依次压装在转轴的封装体,所述封装体是由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一与导磁转子冲片叠铆形成的组件、嵌装于组件内的永磁体以及与组件进行二次叠铆的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二共同形成的。
所述封装体是先将永磁体嵌装于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一与导磁转子冲片叠铆形成的组件内,再将该组件与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二进行二次叠铆形成的。
所述封装体内的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一、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二及导磁转子冲片的数量可拆装调整。
所述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一、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二、导磁转子冲片、前端板和后端板上都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配置孔。
所述配置空内穿插拉杆。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分段封装式永磁转子结构,通过轴向分段,导磁转子冲片两端的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起到对导磁转子冲片的紧固作用,使每段转子冲片所受载荷大大降低,使转子整体结构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分段封装,使永磁体轴向分布相对独立,且转子轴向分段,拼装简便,且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段封装式永磁转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前端板;3、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一;4、永磁体;5、导磁转子冲片;6、非导磁不锈钢转子冲片二;7、后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欧瑞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欧瑞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0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区域隔离板的继电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风口系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