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棚车车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156.5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臧俊杰;舒麟;吴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棚车 车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棚车车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开通,以及原有铁路线路的提速改造,形成了多条快速通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商和零担业务的也快速增长,对铁路货物运输的快捷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部门已在许多线路上按客车开行模式,开行了定点、定时、定班货物运输专列,因此,快捷运输已成为当今货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标志。
为了满足运输特种货物的需要,当前开行的快速货运专列主要为行邮专列和行包快运专列,部分地区开通了零散货物快运专列,适用于行李、包裹和散装货物等运输,目前主要采用25T、25K、25G、25B和22型客车开通行邮专列,采用PB型、P65和P70型棚车开通行包和零散货物快运专列。
目前开通行邮专列,最高速度虽然能够达到160km/h,但因采用客车车体,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运输和维修的费用也相对较高。而行包快运使用的车型虽然为货车中的棚车系列,适用于各种免受日晒、风吹、雨雪侵袭的箱装、袋装和打包的零担货物,以及各种轻浮货物,但由于现阶段使用的棚车轴重都在21t以上,虽然载重较大,但一般容积小,运行速度都在120km/h以下,达不到快速货车运输要求的容积大,速度快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棚车车顶,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轴重较大,达不到快速货车运输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棚车车顶,所述棚车车顶包括:车顶板组成,所述车顶板组成包括:车顶圆弧板;两中顶板,分别固定于所述车顶圆弧板的相对两侧;两侧顶板,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中顶板上远离所述车顶圆弧板的一侧;两车顶板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侧顶板、两中顶板和车顶圆弧板的两端;圆弧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车顶板封板与所述两侧顶板、两中顶板、车顶圆弧板之间;通风器组成,固定在所述车顶圆弧板、所述中顶板或所述侧顶板上;太阳能安装座组成,固定在所述车顶圆弧板上;其中,所述车顶圆弧板、所述两中顶板、所述两侧顶板和所述车顶板封板由中空铝型材制成,所述圆弧连接板具体为铝板弯折件。
优选地,所述棚车车顶还包括走板组成,所述走板组成包括走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车顶圆弧板上,所述走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为铝板弯折件。
优选地,所述通风器组成包括安装座和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通风器,所述车顶圆弧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安装座组成包括铝合金支座和固定于所述铝合金支座上的铝合金安装面板,所述铝合金支座固定于所述车顶圆弧板上。
优选地,所述车顶板封板通过拉铆钉和铆钉套环固定于端墙上。
优选地,所述侧顶板通过拉铆钉和铆钉套环固定于侧墙上。
优选地,所述侧顶板和所述中顶板、所述中顶板和所述车顶圆弧板通过卡块卡设于卡槽内,再通过焊接固定。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棚车车顶通过将所述车顶板组成设置为包括两侧顶板、两中顶板、车顶圆弧板、车顶板封板和圆弧连接板,且为中空铝型材制成,使得所述棚车车顶的结构简单,重量减小,使得所述车辆在满足货车快速运输条件下,可以增大容积和载重,达到快速货车速度和载重相互匹配的要求,自重和轴重较大,达不到货车快速运输要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快运一种棚车车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棚车车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棚车车顶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棚车车顶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棚车车顶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棚车车顶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棚车车顶,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自重较大,达不到快速货车运输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