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1594.6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传顺;崔中;胡余生;魏会军;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39/12;F04B3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压缩机 具有 制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往复压缩机都具有类似曲轴的部件,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矩转换为活塞往复运动的驱动力。这种运动转换导致了压缩机的机械摩擦损失很大。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行业内开发了直线压缩机。直线压缩机取消了往复压缩机的曲轴,活塞由直线电机直接带动,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完成对冷媒的压缩做功。由于零部件减少,整机结构变得简单,不仅提高了压缩效率,压缩机运行时的噪声也变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传统的直线压缩机基本结构包括一个缸架、一个在缸架中往复运动的活塞、电机、弹簧、阀组、支撑件及泵油系统。活塞、支撑件及弹簧组成谐振系统,在直线电机驱动作用下,作为弹簧振子的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对冷媒吸气、压缩和排气,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当电机驱动频率与谐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电机能够以很小驱动力推动活塞做功,此时压缩机的效率最高。但是,由于采用一个缸架及一个活塞,活塞行程大,零件极易变形,容易造成活塞、弹簧和支撑件等零件疲劳失效。
现有的一种双缸可变容量直线压缩机,该种压缩机采用单电机驱动,吸气阀和排气阀采用同侧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吸气阀和排气阀通过螺栓固定在缸头上,如此设置造成对行程控制要求较高,若行程偏离目标值太多,会造成容积损失或者活塞撞缸等问题,导致压缩机效率严重降低,可靠性下降。
公开号为CN 10183922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缸电磁空气压缩机,该压缩机使用电磁铁驱动,主要用于空气压缩,结构复杂,气体的泄露量很大,且活塞装配困难,两个活塞装配的同轴度难以保证。
公开号为CN 120078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缸线性压缩机,该压缩机采用吸气阀和排气阀异侧结构。压缩机工作时,从两侧的吸气阀吸气,经过压缩后高压气体从中间排出。该结构虽然能够降低活塞行程,但是由于电机固定在气缸的周围,高压气体从双缸之间排出,会有很多的热量以热传导方式传递给电机,造成电机效率下降。同时,高压气体经过活塞内部的连接杆,使得活塞工作时除了受气体力的负荷作用外,还要承受高温热负荷,这种工作状态下会造成活塞的寿命严重下降,可靠性降低。此外,从中间排气工艺性比较差,尤其是内孔的加工、出口软管的连接以及软管的可靠性等都存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控制精度及效率,工作稳定性高、噪声低的线性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精度及效率高、工作稳定性高、噪声低的线性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线性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该线性压缩机在压缩室中压缩气体并将该压缩气体排到外部,该线性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两侧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可往复运动地嵌装在第一气缸和二气缸内的并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内部隔成压缩室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连接件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中空部分。该线性压缩机还包括:线性电动机和弹性件,线性电动机使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往复运动并在压缩室中产生压缩气体。弹性件安装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并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提供弹性回复力。连接件上设置有气体入口,气体入口经由连接件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中空部分连通,由气体入口进入的待压缩气体分别交替地经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一气缸的压缩室和经过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气缸的压缩室并被压缩排出。
由以上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压缩机,待压缩气体从两个活塞之间的连接件的气体入口进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再交替排出,能够减少吸气过热,两个活塞工作时只受气体力的负荷作用,不会承受高温热负荷,两个活塞的寿命长,可靠性提高,另外,线性电动机主体位于对应于壳体内两个气缸其中一个的一侧,较少热量以热传导方式传递给电机,电机效率提高,第一气缸的膨胀过程与第二气缸的压缩过程同步,膨胀功容易被吸收,降低了电机的输入功率,解决了直线压缩机变容调节时由于余隙增大造成的容积效率低的问题,使压缩机即使在大余隙运行时仍然保持较高的效率。
进一步地,壳体内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缸架和第二缸架,第一缸架和第二缸架中分别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由此可见,通过在壳体中装配第一缸架和第二缸架,可以便于气缸的制造,提升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1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压机消音器
- 下一篇:一种可遥控的热动能动力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