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震动传感器报警路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1131.7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兵宏;王灵利;王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012 | 分类号: | E01F9/0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动 传感器 报警 路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障,具体涉及一种震动传感器报警路障,提高路障的使用性能。
背景技术
路障在使用时容易受到车子的撞击、行人的搬动,导致路障的错误摆放甚至毁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路障的问题,将会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在路障发生上述问题时发出警报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路障,不仅能起到交通警示作用,还能在路障受到撞击、不合理移动时发出警报,防止路障因受到撞击而损坏以及由于不合理的移动使路障失去原有的作用,提高路障的使用性能,并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震动传感器报警路障,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锥形桶,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震动传感器和由震动传感器驱动的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震动传感器和报警器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设置于锥形桶上,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引出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锥形桶安装在底座上后,第一导线与第一触点接触,第二导线与第二触点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震动传感器包括空心的固定桶,固定桶内的顶面上通过金属弹簧吊装有一个金属球,在自然状态下金属球位于固定桶底面中心处设置的绝缘凹盘中,绝缘凹盘的周围分布有多条第三导线;金属弹簧伸长后可使金属球与第三导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导线在固定桶的底面上呈放射状分布,第三导线均连接至设置于绝缘凹盘圆周上的金属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圈、报警器、金属弹簧和电源以及一个开关共同串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与锥形桶底部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器上安装有无线发送模块。
本实用新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节能,环保。
2.结构简单、操作安全,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使用寿命长。
3.传统的路障设计成新型结构,既美观大方,又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4.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震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锥形桶,2—光伏板,3—底座,4—第二导线,5—第一导线,6—第一触点,7—第二触点,8—震动传感器,9—报警器,10—开关,11—第三导线,12—金属球,13—绝缘凹盘,14—金属弹簧,15—太阳能电池,16—卡槽,17—固定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方案中提出了一种路障结构,设计的基本构思是:可移动式路障在其工作过程中,如其正常使用,设置的路障是很少会发生移动、晃动等情况。从其使用的角度去考虑,路障设置好之后,任何原因导致的路障结构、位置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其自身功能的发挥,与设置初衷不符。而导致路障位置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有被撞击、人为移动、甚至大风、雨水等影响。而一旦路障位置发生改变,其使用功能受到影响,例如被移动到不合适的位置,或者发生倾倒等情况。出现了这些问题,就要工作人员及时纠正。而本方案提出的路障结构,可保证在上述问题发生的同时给予警示作用,提醒工作人员的同时,也警示行人、过往车辆等注意安全。
无论路障因何种原因造成的路障结构、位置变动,必然会使路障自身整体发生震动。因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震动传感器报警路障,包括底座3和安装在底座3上的锥形桶1,所述的底座3上安装有震动传感器8和由震动传感器8驱动的报警器9。
该路障整体结构与现有移动式路障类似,不同之处是本方案的路障的锥形桶1和底座3之间是可以拆卸的。底座3上安装的震动传感器8,能在路障被移动、晃动等情况下,及时出发报警器9,使路障一出现位置变动、倾倒等情况,就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由于路障工作在自然环境下,因此震动传感器8和报警器9通过太阳能电池15供电,太阳能电池15设置于锥形桶1上,太阳能电池15的正负极分别引出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4,在底座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6和第二触点7,锥形桶1安装在底座3上后,第一导线5与第一触点6接触,第二导线4与第二触点7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1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护栏中相邻横杆之间的连接件
- 下一篇:汽车隧道安全引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