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瓶电动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370.8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玲;杨晋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玲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0416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瓶 电动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双电瓶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由早期的燃油摩托三轮车变革而来的。目前,现有的电动三轮车使用电瓶为电机供电,而单一电瓶存在续行里程短、充电频繁的缺陷,因此采用双电瓶交替为电动三轮车的电机供电,以延长续行里程,减少充电次数。但由于双电瓶设置在车辆后部下方,在电瓶转换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尤其在车辆满载时,更加不易掀起后车架,导致电瓶转换操作难以实现。
有鉴于现有电动三轮车双电瓶装置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电控技术的原理,结合应用实际,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提供一种易于双电瓶转换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双电瓶电动三轮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双电瓶转换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双电瓶电动三轮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瓶电动三轮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在所述后车架的底部安装有主电瓶、副电瓶、电机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相连接,在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电线穿孔,第一双接头电线、第二双接头电线及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线贯穿所述电线穿孔,所述第一双接头电线的一连接端与所述主电瓶的电源接口相连接,其另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电线穿孔延伸至所述后车架的外部,并能插拔的与外部充电器或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双接头电线的一连接端与所述副电瓶的电源接口相连接,其另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电线穿孔延伸至所述后车架的外部,并能插拔的与外部充电器或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接头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双电瓶电动三轮车,其中,所述第一双接头电线和所述第二双接头电线延伸至所述后车架外部的连接端设置于靠近所述前车架上的车座底部。
如上所述的双电瓶电动三轮车,其中,所述第一双接头电线与所述主电瓶的电源接口的连接端为电插座,所述第一双接头电线与外部充电器的连接端为电插头。
如上所述的双电瓶电动三轮车,其中,所述第二双接头电线与所述副电瓶的电源接口的连接端为电插座,所述第二双接头电线与外部充电器的连接端为电插头。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结构的效果是显著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双接头电线和第二双接头电线构成的电瓶转换装置,当主电瓶电力不足时,只需在后车架的外部拔出第一双接头电线的连接端,并将第二双接头电线的连接端与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接头相连接,即可实现双电瓶的转换功能,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通过延伸至后车架外部的第一双接头电线和第二双接头电线的连接端与外部充电器相连接,实现了分别对主电瓶和副电瓶充电功能,同样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电瓶电动三轮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车架;2-后车架;3-主电瓶;4-副电瓶;5-电机控制器;6-电机;7-电线穿孔;8-第一双接头电线;9-第二双接头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电瓶电动三轮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玲,未经杨丽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