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充气减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1926.1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娇;徐欣;周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72 | 分类号: | A61N1/37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朱建均 |
地址: | 214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 起搏器 体外 脉冲 发生器 充气 减压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充气减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固定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主要采用胶布或绷带固定于下肢。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弊端:(1)采用胶布固定可致部分患者因皮肤过敏发生皮炎,且因固定不牢固,导致起搏发生器与起搏导管电极脱位,而使起搏失效。(2)绷带固定有致起搏器发生移位的可能,且遮盖起搏发生器上的起搏指数,不便于临床观察。(3)起搏发生器直接固定在患者下肢,受压时间长易致患者骨突部位及皮肤疼痛、发红,甚至可引发轻度压疮,引起患者不适。⑷机器呈裸机状态,缺乏固定保护装置,易发生意外事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充气减压固定装置,能够牢固地固定在患者下肢,且便于观察和调节指数;可有效防止皮肤和骨突部位疼痛、发红,增加患者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充气减压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入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的透明袋,所述透明袋固定在一个气垫上;气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锁扣和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包含多个气室;在气垫上还安装有一个控制盒,用于对气室进行交替充气;
控制盒上设有一个开关K1和至少一个控制按键,控制盒内设有气泵;控制盒内部的电路包括:电池DC1,电池DC1的正极连接开关K1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接气泵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供电端;气泵的另一端接电池DC1的负极;气泵的出气口通过多根气管分别连接气垫的多个气室;在每根气管上均设有一个电磁阀L;微控制器U1的输入端接控制按键,微控制器U1的控制输出端分别接多个电磁阀L。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充气减压固定装置可使得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固定地牢固,且便于观察和调节指数。
(2)既保护机器又可有效防止皮肤和骨突部位疼痛、发红,增加患者舒适度。
(3)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胖瘦调节松紧。
(4)患者可根据喜好,自由调节充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充气减压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透明袋1,所述透明袋1固定在一个气垫2上;透明袋1中可放入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透明袋1通常为软质塑料袋,材料厚度为1~2mm;通过透明袋1的上表面,一方面可以观察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上的指数,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上的按键进行操作。
气垫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锁扣3和绑带4;绑带4表面设有魔术粘刺面401和毛面402,将绑带4穿过锁扣3,则可以将气垫2绑缚于患者的下肢。
气垫2包含多个气室201,通过对多个气室201交替充气,能够对气垫2与患者接触部位进行按摩,避免受压时间长致患者骨突部位及皮肤疼痛、发红。
在气垫2上还安装有一个控制盒5,用于对气室201进行交替充气。
控制盒5上设有一个开关K1和至少一个控制按键501,控制盒5内设有气泵502;控制盒5内部的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电池DC1,电池DC1的正极连接开关K1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接气泵502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供电端;气泵502的另一端接电池DC1的负极;气泵502的出气口通过多根气管503分别连接气垫2的多个气室201;在每根气管503上均设有一个电磁阀L;微控制器U1的输入端接控制按键501,微控制器U1的控制输出端分别接多个电磁阀L;通过交替控制电磁阀L的导通和关闭,可以使得气泵502对多个气室201实现交替充气的过程,从而可以起到按摩的效果。控制按键501用于调节交替充气的频率和模式。
该充气减压固定装置可使得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牢固地固定在患者下肢,且便于观察和调节指数。透明袋2可以保护保护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按摩作用可有效防止患者皮肤和骨突部位疼痛、发红,增加患者舒适度。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胖瘦调节松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1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创新心内科磁疗降压仪
- 下一篇:医用内嵌式双腔T型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