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北斗远程测控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4279.1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5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亮;司荣仁;朱红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亮;司荣仁;朱红章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远程 测控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北斗远程测控终端。
背景技术:
远程测控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国防等诸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测控技术的现代化,已被公认为科学技术和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明显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代远程测控领域中,各种先进的测控技术、测控设备和远程通信手段层出不穷。如何提高测控系统远程通信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如何扩大通信的距离,一直是远程测控系统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传统的远程测控系统有:应用专线的远程测控系统、利用公用电话网的远程测控系统、采用光纤通道的远程测控系统、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测控系统。
传统的远程测控系统一般采用基于GPRS/CDMA蜂窝移动数据业务网络的远程测控技术、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测控技术、基于无线数据电台的远程测控技术,这些技术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应用性强,但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在偏僻的山区及无人区,移动数据业务不能有效覆盖,致使网络终端链路不通;通信距离近,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m之间,在增加发射功率后,也只能增加到1~3km。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加通信距离,必须建立大量路由节点,使系统成本进一步增加;无论模拟电台、数字电台还是微功率数传,在市场的空间一直不是很大,传统的SCADA系统的每个节点的一次性造价较高,随着GPRS和CDMA网络的日渐成熟,资费和终端日趋便宜,瓜分了部分原有的数传电台的市场,在实时性要求不高、系统覆盖范围又大的系统中,如抄表系统,铁路列控系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虽然SCADA系统的发展很快,但数传电台的市场并没有得到响应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传统的远程测控系统无法存储信息、管理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可以无盲区的进行远程测控,能够实现测控点的定位,同时可以解决北斗信息无法存储和管理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北斗远程测控终端,主要包括外壳,外壳顶端设有悬挂孔,底部设有“U”形底座支架,外壳底部还设有北斗天线接口以及传感器接口,外壳表面设有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设有液晶显示器、LED指示灯、磁感应按钮,外壳内部设有干电池组以及测控终端控制装置,测控终端控制装置上设有单片机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AD模块、AD调理模块、数字通信模块、GPIO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北斗一号通信模块,还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数字传感器以及开关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用户界面、单片机、控制电路板,单片机电信号连接用户界面,单片机分别连接北斗一号通信模块、AD模块、数字通信模块、GPIO模块,北斗一号通信模块通过天线电信号连接北斗卫星,AD模块分别连接AD调理模块、电压传感器,GPIO模块连接光耦隔离模块,控制电路板分别连接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数字传感器以及开关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单片机上位机程序软件由sq12008r2数据库、软件主程序、登陆界面、基本信息录入界面、系统管理界面、数据查询于管理界面、数据图形化显示界面、Microsoft.Net Framework 4.5及以上的运行环境组成。
作为优选,外壳长150mm、宽120mm,悬挂孔和“U”形底座支架直径均为4.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进行先期的网络建设,将北斗一号通信模块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电信号连接,由于使用了卫星通信信道,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可以无盲区的进行远程测控。
(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测控点的定位,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移动的被测载体上,实现边定位边测控,使测控范围增加到多维空间。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传感器接口能够接驳多类传感器。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单片机上位机程序,解决北斗转发平台收到大量信息后,存储、查询、分析、上报数据、打印报表等技术难题,同时可有效提高大量北斗信息管理效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亮;司荣仁;朱红章,未经于亮;司荣仁;朱红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4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阶乘算法控制综合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打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