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7890.1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4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杨晓多;范洪博;严涵;容会;崔毅;李润鑫;汤守国;潘晟旻;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26 | 分类号: | A01G9/26;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大棚 自动 灌溉 装置 | ||
1.一种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苗圃之间的轨道(1)、位于轨道(1)两侧的土壤湿度传感器(2)、灌溉车(3)、喷头(4)、水箱(7)、接口电缆(8)、灌溉车驱动电路(9)和发动机(10);所述轨道(1)中间带有滑槽(5),滑槽(5)与灌溉车(3)的滑轮(6)相接,滑轮(6)通过滑槽(5)在轨道(1)上自由滑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2)均匀分布于轨道(1)两侧的苗圃内且埋于土壤中;
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2)与灌溉车驱动电路(9)相连,灌溉车驱动电路(9)与发动机(10)相连,所述灌溉车(3)为圆柱体,其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灌溉用喷头(4),其底部设有滑轮(6)与轨道(1)上滑槽(5)相接且可自由滑动,灌溉车驱动电路(9)、发动机(10)设置在灌溉车(3)底部,灌溉车(3)内部有水箱(7),灌溉车驱动电路(9)、发动机(10)通过接口电缆(8)与外部电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车驱动电路(9)包括STC89C52单片机和L298N电机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主要由通过XTAL1、XTAL2引脚上接定时元件组成的时钟电路和通过RESET管脚接的复位电路组成,所述时钟电路选择11.0592MHZ的晶振和30pF的电容,复位电路选择30pF电容和10K电阻;所述L298N电机驱动电路中L298N芯片的IN1,IN2,IN3,IN4端口分别与单片机的P1.0,P1.1,P1.2,P1.3相连,EN A、EN B端口直接接入逻辑电源5V,VSS接VCC并且并联两个大小分别为100uF和0.1uF的电容,VS接12V电压,IS EN B和IS EN A相连并接地,发动机(10)电机的接电端口J1与J2一端分别与发动机(10)电机的正负极相连,J1与J2的另一端分别接L298N电机驱动电路的OUT1、OUT2、OUT3、OUT4端口,发动机(10)电机的接电端口J3接12V电源,L298N电机驱动电路的OUT1、OUT2、OUT3、OUT4端口分别接VS和GND时中间均接入二极管用于保护L298N电机驱动电路芯片的安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为两条外直径为200 mm、内直径60 mm的长条,轨道边沿宽各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为一个高8000mm,底部直径3000mm的圆柱体,水箱(7)上部有可开合顶盖;所述喷头(4)由底部直径为10mm的圆锥体,与长为50mm,直径为30mm的管道组合而成;所述滑轮(6)直径为170mm,宽为50mm,间距为2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车(3)底部设有四个滑轮(6),直径为170mm,宽为50mm,间距为2200mm,其中两个后轮由置于其中间的发动机(10)带动,进而驱动整个小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大棚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2)包括两个传感探头(11)和一个支撑杆(12),长为150 mm,直径为7 mm,间距为50 mm,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78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