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862.0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梁永宏;黄玉珏 |
地址: | 5105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震 结构 桥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建筑物,尤其是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桥梁结构在活载、温度变化、外界施工、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地震等因素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尤其是在振动波的影响下其变形量较大,这种变形量会不断累积。如果发生地震,其带来的冲击将更大,产生了很大的水平力和竖直力,使桥梁上部结构发生位移和变形,当位移量超过桥梁面板在桥墩上的搁置宽度后,桥梁板就会发生坠落,此时,不仅桥梁受到损坏,而且桥上、桥下的行人和车辆均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即使该桥梁尚未发生重大意外,然而外界振动源对其的伤害也是明显的,因此亟需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其通过自身具有的抗震结构、缓震支撑组件、在相邻的两底梁之间设置变形缝,减少因外部振动而引起的桥梁位移过大,严重时因变形导致底梁应力集中等致使桥梁破坏的情况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包括:
多个依序排列的底梁,相邻的两底梁之间设置有变形缝,每一个底梁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该底梁的柱墩;
位于底梁和柱墩之间的抗震结构,该抗震结构包括铺设于柱墩顶部与底梁接触的耐磨层、位于底梁下表面的多个与底梁连成一体的凸块、位于柱墩顶端且用于供凸块内嵌于其中的凹槽、位于凸块底面与凹槽槽底之间的减震阻尼件。
优选地,该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还包括安装于底梁下端面靠近变形缝一端的缓震支撑组件,缓震支撑组件的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缓震组件的顶端支撑于底梁下表面。
优选地,减震阻尼件为弹簧或具有弹性的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通过在其底梁与柱墩之间的相应位置、底梁与地基之间的相应位置设置减震、缓震支撑组件,并且在相邻的两底梁之间设置变形缝。减少了如施工振动、大型车辆通行引起的振动、地震等因外界振动源而产生的来自各个方向的,尤其是水平方向的振动或小量变形对桥梁的损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10、地基;20、底梁;201、凸块;202、耐磨层;21、变形缝;30、柱墩;301、凹槽;302、减震阻尼件;31、缓震支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底梁20、柱墩30、抗震结构。相邻的两底梁20之间设置有变形缝21,该变形缝21为两底梁20的微小形变提供了避让空间,两底梁20之间变形缝21的缝隙尺寸必须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缝隙尺寸不能过大或过小,如果过大则会影响交通工具在桥梁通行,另外,变形缝21过大也会导致交通工具越过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如果过小则会使得底梁20对微小形变的包容能力变差,导致相邻两底梁20接触并因此产生挤压应力。每个底梁2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对应的底梁20的柱墩30,每个底梁20下方具有至少一个柱墩30。如图2所示,抗震结构位于底梁20与柱墩30之间,抗震结构包括耐磨层202、凸块201、凹槽301、减震阻尼件302,耐磨层202铺设于柱墩30顶部并与底梁20下表面接触,凸块201位于底梁20的下表面,而且凸块201是与底梁20连成一体的,凹槽301位于柱墩30顶端,凹槽301用于供凸块201对应地内嵌于其中。减震阻尼件302设置于凸块201底面与凹槽301槽底之间。如此实施,就可以减少外界振动引起桥梁位移变形过大导致应力集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加强前述方案的减震、抗震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减震结构的桥梁还包括缓震组件,缓震支撑组件31安装于底梁20下表面靠近变形缝21的一端,其底端与地基10固定连接,其顶端支撑于底梁20下表面。
为了增强抗震结构吸收振动波的效果,优选地,减震阻尼件302为弹簧或具有弹性的垫片。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装模具存放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安全工器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