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155.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孟元;周柱;吴伟乾;张晓昕;储修军;许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ms320f2812 直流 电子负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子负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量的直流电源被广泛地使用在电力电子产品中,直流电源能否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产品系统的安全和准确,所以对高精度直流电源的检测技术需求更加急切,传统的技术精度差且稳定性不高,而直流电子负载在检定直流稳压电源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电阻负载方式有着很强的优势,基于此,涉及一种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还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稳定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包括功率控制模块、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异常检测模块、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语音报警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和电源模块,功率控制模块与单片机连接,负载通过继电保护接功率控制模块,功率控制模块接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接单片机,单片机分别与异常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报警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电源模块连接,异常检测模块反馈连接至负载的继电保护端;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电源耗散电能,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功率负载电路实时运行电流电压收据,异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功率负载电路运行异常状况,并连接DSP进行实时控制,单片机采用数据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上位机和电子负载装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电子负载的操作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由电流采集检测模块和电压采集检测模块组成,电流采集检测模块、电压采集检测模块均通过A/D转换模块接口与单片机连接,电流采集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传感器采用电流传感器ACS7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异常检测模块对被测电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等异常状况进行监控,利用继电器开光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电路并语音报警,同时对被测电源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显示模块显示“优质”、“合格”和“劣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采用功率场效应管,功率场效应管的栅极接第一电阻至光电耦合器的6脚和7脚,光电耦合器的5脚分别接第一电容、第二电容至地端,光电耦合器的2脚接第二电阻至5V电源端,光电耦合器的3脚通过PWM接口与单片机连接,功率场效应管的漏极接负载接口,功率场效应管的漏极依次接第三电阻、第四电阻至地端,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中间的节点接电压检测端,功率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接传感器的3脚、4脚,传感器的5脚、7脚分别接第三电容、第四电容至地端,传感器的6脚接第五电阻至运算放大器的负极端,运算放大器的正极端接第六电阻至地端,运算放大器的负极端接第八电阻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的负极端依次接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至5V电源端,运算放大器采用双运算放大器LM358,功率场效应管采用功率场效应管IRF530,光电耦合器采用门驱动光电耦合器HCPL3120。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采用5个按键,用于模式选择和电流电压设定;LCD显示模块采用LCD1286液晶显示,模式选择时显示操作信息,系统工作时显示系统工作数据和电源质量估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TMS320LF2812为微处理器,利用DSP内部集成的模数转换器采集电流和电压值,并经过处理控制D/A输出,该输出进行功率放大后控制MOSFET漏源电流,从而使受控对象在要求的时间内达到设定的参考值,较传统的单片机电子负载相比,具有节能、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稳定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功率控制模块和电流电压采集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铁和急停按钮寿命测试机
- 下一篇:小型风力直驱永磁发电机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