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155.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孟元;周柱;吴伟乾;张晓昕;储修军;许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ms320f2812 直流 电子负载 装置 | ||
1.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控制模块(1)、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2)、异常检测模块(3)、单片机(4)、无线通信模块(5)、语音报警模块(6)、LCD显示模块(7)、按键输入模块(8)和电源模块(9),功率控制模块(1)与单片机(4)连接,负载通过继电保护接功率控制模块(1),功率控制模块(1)接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2),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2)接单片机(4),单片机(4)分别与异常检测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5)、语音报警模块(6)、LCD显示模块(7)、按键输入模块(8)、电源模块(9)连接,异常检测模块(3)反馈连接至负载的继电保护端,所述的单片机(4)采用数据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电压采集检测模块(2)由电流采集检测模块(10)和电压采集检测模块(11)组成,电流采集检测模块(10)、电压采集检测模块(11)均通过A/D转换模块接口与单片机(4)连接,电流采集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U1),传感器(U1)采用电流传感器ACS7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1)采用功率场效应管(VF),功率场效应管(VF)的栅极接第一电阻(R1)至光电耦合器(U2)的6脚和7脚,光电耦合器(U2)的5脚分别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至地端,光电耦合器(U2)的2脚接第二电阻(R2)至5V电源端,光电耦合器(U2)的3脚通过PWM接口与单片机(4)连接,功率场效应管(VF)的漏极接负载接口,功率场效应管(VF)的漏极依次接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至地端,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中间的节点接电压检测端,功率场效应管(VF)的源极分别接传感器(U1)的3脚、4脚,传感器(U1)的5脚、7脚分别接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至地端,传感器(U1)的6脚接第五电阻(R5)至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端,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端接第六电阻(R6)至地端,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端接第八电阻(R8)至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端依次接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至5V电源端,运算放大器(U3)采用双运算放大器LM3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MS320F2812直流电子负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场效应管(VF)采用功率场效应管IRF530,光电耦合器(U2)采用门驱动光电耦合器HCPL3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铁和急停按钮寿命测试机
- 下一篇:小型风力直驱永磁发电机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