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悬置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3643.8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珍偲;汤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悬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室悬置总成领域,具体是一种N9驾驶室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重型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何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设计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欧洲重型汽车上已经广泛采用了包含空气弹簧的空气悬架和全四点振动悬置的新方法。传统重型汽车驾驶室悬架采用半浮式设计,不仅成本高,而且振动频率和驾驶位置的振动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也较大,舒适性较差,驾驶室还会以前悬架支座为支点作俯仰转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N9驾驶室悬置总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N9驾驶室悬置总成,包括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和驾驶室后悬置总成,
驾驶室前悬置总成是由两个左右对称设置且结构一致的左前部机构和右前部机构构成的;所述左前部机构和右前部机构均包括驾驶室翻转机构,固定于驾驶室翻转机构下方且螺栓固定于车架前方的前悬支座,铰接于驾驶室翻转机构上方一侧的前空气弹簧减震器,铰接于驾驶室翻转机构上方另一侧的前悬支架,固定于前悬支架上的前高度阀,所述前高度阀的一端设置的前高度阀横摆杆通过前高度阀调节杆与驾驶室翻转机构相连接;左前部机构和右前部机构的两驾驶室翻转机构通过连杆活动连接;
驾驶室后悬置总成是由两个左右对称设置且结构一致的左后部机构和右后部机构构成的;所述左后部机构和右后部机构均包括螺栓固定连接于车架后方的后悬支座,铰接支撑于后悬支座上部一侧的后空气弹簧减震器,连接于后空气弹簧减震器上端的液压锁支架,装配于液压锁支架上与液压锁支架液压配合的锁柱支架,固定于后悬支座上部另一侧呈倾斜装配的连接支架,一端铰接于液压锁支架上的横向减震器,装配于连接支架上的后高度阀,所述后高度阀的一端设置的后高度阀横摆杆通过后高度阀调节杆与液压锁支架相连接,左后部机构和右后部机构的两连接支架上端之间通过横梁相连接,且两横向减震器的另一端均铰接于横梁上。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N9驾驶室悬置总成的驾驶室前悬置总成的所述前空气弹簧减震器的上端固定连接于驾驶室前围上,前悬支架上端固定连接于驾驶室地板上,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的锁柱支架固定连接于驾驶室后围上。
当车辆受到冲击时,驾驶室地板与车架之间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该变化直接由前高度阀调节杆和后高度阀调节杆反映,从而控制空气弹簧减震器的进排气:当高度变大时,高度阀调节杆带动高度阀横摆杆向下运动,高度阀进行放气动作,气囊体积缩小,从而减小驾驶室地板与车架之间的距离;当高度变小时,高度阀调节杆带动高度阀横摆杆向上运动,高度阀进行充气动作,气囊体积增大,从而增加驾驶室地板与车架之间的距离。空气弹簧减震器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隔振元件,可以加大吸收从车架传递至驾驶室的振动冲击,提高驾驶员乘坐的舒适性。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的横梁将左后部机构和右后部机构连接为一体,提高了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的整体刚度,在驾驶室侧倾时,可以减小驾驶室对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冲击,提高了空气弹簧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而液压锁支架与锁柱支架之间的液压配合保证在将驾驶室锁止到位时,避免行车过程中脱离,导致驾驶室前仰过度导致翻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N9驾驶室悬置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通过增大空气弹簧减震器气囊容积来减小刚度而且与载荷无关;
(2)可以使车体高度不受载荷的影响,始终保持不变;
(3)刚度随载荷变化,自振频率基本保持不变,保证了驾驶室的舒适性;
(4)具有较小的刚度,高频振动的吸收和隔音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N9驾驶室悬置总成的驾驶室前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驾驶室前悬置总成与车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N9驾驶室悬置总成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驾驶室后悬置总成与车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驾驶室翻转机构,2-前悬支座,3-车架,4-前空气弹簧减震器,5-前悬支架,6-前高度阀,7-前高度阀横摆杆,8-前高度阀调节杆,9-连杆,10-后悬支座,11-后空气弹簧减震器,12-液压锁支架,13-锁柱支架,14-连接支架,15-横向减震器,16-后高度阀,17-后高度阀横摆杆,18-后高度阀调节杆,19-横梁,20-立柱,21-下缓冲块,22-上缓冲块,23-缓冲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