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重散热效果的汽车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0608.0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舒式连;邵万克;张聪;范艳亮;陈乐;舒丹慧;薛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海纳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9/013;F01P11/00;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重 散热 效果 汽车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散热效果的汽车散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为汽车冷却系统中重要部件,承担发动机中冷却水的降温功能。现有汽车的散热器主要包括散热芯部、水室、进水导管及出水导管,其进水导管和出水导管分别是连接于散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汽车水箱的高温水通过进水导管进入到散热器芯部进行散热,当高温水冷却降温后便由出水导管流回汽车水箱。然而,现有市场上的很多汽车散热器结构均较为复杂,且达不到相应的作用,不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且对高温水的散热不均衡,往往需要通过添加其它机构才能进行更好的散热,而这样结构将更为复杂,成本更高了且不利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散热效果的汽车散热器,其解决了现有汽车散热器结构较为复杂、制造较为麻烦,不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且对高温水的散热不均衡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重散热效果的汽车散热器,包括散热芯部、水室、进水导管及出水导管,所述的散热芯部包括第一散热芯部和第二散热芯部,所述的第一散热芯部和第二散热芯部均由相同的冷却管、散热带及安装板构成,所述的水室包括设于第一散热芯部上下两端的第一上水室和第一下水室及设于第二散热芯部上下两端的第二上水室和第二下水室,所述第一上水室和第二上水室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下水室和第二下水室相连通,所述进水导管和出水导管分别连接于进水口和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汽车水箱内的高温水需要冷却时,高温水将由进水导管进入到第一上水室,再由第一散热芯部内的冷却管进入第一下水室,接着由第一下水室通过第二下水室流经第二散热芯部内的冷却管而进入到第二上水室,最后高温水冷却后由第二上水室从出水导管流回汽车水箱,从而该散热器具有双重散热的效果,高温水通过依次流经第一散热芯部的冷却管、第二散热芯部的冷却管而带去更多热量,散热也更为均衡,同时该散热器的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散热芯部和第二散热芯部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护板和第二支撑护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护板和第二支撑护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其第一支撑护板和第二支撑护板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第一散热芯部及第二散热芯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使散热器更为稳固的安装于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上水室、第一下水室、第二上水室及第二下水室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增加第一上水室、第一下水室、第二上水室及第二下水室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有利延长散热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水导管和进水口的连接处及出水导管和出水口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从而有利于增加进水导管和进水口及出水导管和出水口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有利于避免散热器长时间使用出现渗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散热带的截面大小大于冷却管的截面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从而散热带能够更好的带去流经冷却管高温水的热量,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具有双重散热的效果,高温水通过依次流经第一散热芯部的冷却管、第二散热芯部的冷却管而带去更多热量,且散热也更为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重散热效果的汽车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的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海纳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海纳机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0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利用的立式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