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1604.6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7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阳平;河合信幸;榎本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芯行走台车,其在砂芯夹持工位与下芯工位行走;
升降器部,其竖立设置于所述下芯行走台车;
升降框架部,其保持下芯夹具,并且通过所述升降器部进行升降;以及
可变位机构部,其将所述升降框架部与所述升降器部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竖立设置于所述升降框架部并且与所述下芯行走台车或者所述升降器部连结的带可变位机构的引导杆部,
所述带可变位机构的引导杆部具有引导支架与插通于该引导支架的引导杆,
在所述升降框架部的上升端,所述引导支架与所述引导杆嵌合,
在所述升降框架部下降时,在所述引导支架与所述引导杆之间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位机构部具备:
上侧棒部件,其在上方端部具有球面滑动轴承;
下侧棒部件,其在下方端部具有球面滑动轴承;以及
螺纹部件,其将该上侧棒部件与下侧棒部件螺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棒部件的所述上方端部的球面滑动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在升降器部设置的连结轴,所述下侧棒部件的下方端部的球面滑动轴承通过连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在所述升降框架部的矩形框架设置的凹形托架的凹部,所述上侧棒部件与所述下侧棒部件利用螺纹部件通过螺合而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可变位机构的引导杆部的引导支架嵌合于在下芯行走台车的台车框架下表面固定的托架的下端,所述带可变位机构的引导杆部的引导杆垂直设置并固定于升降框架部的矩形框架上,所述引导杆具有如下直径,即在升降器部的伺服汽缸使所述引导杆上升了的上升端,所述引导杆与引导支架嵌合,在使所述引导杆下降时,所述引导杆与引导支架之间形成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芯行走台车具备:
台车框架;
四个车轮,它们设置于所述台车框架;以及
伺服马达,其用于使所述下芯行走台车能够行驶,
在所述伺服马达的主轴上嵌合有与设置于上部框架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所述车轮载置于在所述上部框架设置的导轨上,
所述下芯装置具有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使所述伺服马达能够向正反方向旋转,从而齿条与小齿轮啮合而在下芯工位与砂芯夹持工位间运送所述下芯行走台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16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缸体模具
- 下一篇:一种圆环形薄壁铸件的铸造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