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再循环管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720.5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菲力克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再循环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尾气再循环管。
背景技术
尾气再循环管,是指将汽车排气系统中的一部分尾气重新引入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的一种管件。尾气再循环管引入的尾气的温度较高,而进气歧管一般都是塑料制成的,能承受的温度上限较低,这就存在进气歧管融化或烧蚀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尾气再循环管的结构或制作工艺没有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1832201 B,授权公告日2012年05月02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该专利案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管结构,通过废气再循环管、塑料进气歧管和隔热套管的结合创新,提高了塑料进气歧管的可靠性,但是该专利案的隔热套管与废气再循环管之间的空气层是通过通气孔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的,通气孔的热交换空间较小,散热效果不明显,仍然容易使塑料进气歧管融化或烧蚀。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3214197 U,授权公告日2013年09月25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路连接装置,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的结构,通过排气歧管、废气引入管和循环进气口等结构的结合创新,避免了热应力变形对管路的损坏,但是该专利案中的废气引入管两端均通过法兰与排气歧管和循环进气口,进气歧管融化或烧蚀,严重影响进气歧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再循环管件的结构及其连接组件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和散热效果好,进气歧管不会融化或烧蚀,使用寿命长的尾气再循环管接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尾气再循环管的结构没有有效解决散热效果较差和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尾气再循环管接口,通过再循环管件的结构及其连接组件的结合创新,实现该尾气再循环管接口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和散热效果好,进气歧管不会融化或烧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再循环管接口,包括再循环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件的进气端设有与排气系统相连的法兰I,再循环管件的出气端设有与进气歧管相连的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的上端与出气端套接,隔热套管的下端与出气端密封连接,所述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之间形成空气可以自由进行热交换的空间。
在制作时,在特定模具中,将再循环管件铸造成型,然后在再循环管件的进气端装上法兰,最后将隔热套管的上端套入装入再循环管件的出气端,而将将隔热套管的下端与再循环管件的出气端密封连接,隔热套管的上端就为开口状的结构,形成空气可以自由进行热交换的空间,就制作完成了。
再循环管件,为该尾气再循环管接口的主体,通过特定的模具,可以形成平面或立体的线性结构,以适应不同发动机的尾气再循环系统中;再循环管件与汽车尾气的排气系统的法兰连接结构,安装方便;隔热套管,结构简单,由于再循环管件引入的尾气的温度较高,再循环管件的温度也较高,隔热套管防止再循环管件与进气歧管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进气歧管的融化或烧蚀;高温尾气与进气歧管内的由空气和燃油组成的混合气混合后,温度较低,也有效避免了进气歧管的融化或烧蚀;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之间形成空气可以自由进行热交换的空间,实现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之间的空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空气可以自由进行热交换,与一般隔热结构相比,散热效果更好,同样有效避免了进气歧管的融化或烧蚀。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套管为大小头结构、薄壁圆台结构或阶梯结构等。大小头结构、薄壁圆台结构或阶梯结构的隔热套管,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歧管设有与隔热套管相适配的接口,所述隔热套管的上端设有向外翻折的外翻沿边,所述外翻沿边与接口螺纹连接。该结构方便进气歧管与隔热套管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尾气再循环管接口还包括法兰II,所述法兰II与外翻沿边相适配,法兰II与接口螺纹连接。由于隔热套管的外翻沿边厚度较薄,强度较低,法兰II有效弥补了这个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外翻沿边与进气歧管之间设有密封垫圈。该结构提高尾气再循环管接口的连接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的出气端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相连。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分体制作,螺纹连接或焊接的组装方式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为一体结构。该结构省去了隔热套管与再循环管件的组装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在大批量的生产制作时,有效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菲力克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菲力克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附管路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进气信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