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2190.2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过宇松;刘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力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9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控制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辆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等,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控制中枢部分,需要具有很好的防水、散热、防震性。
现有的控制器结构是外壳分成上盖和底壳的两个部分,上述两部分通过卡扣连接,由于卡扣处存在间隙,水汽容易通过空隙进入电路板所在的空腔内,使电路板的元器件短路失灵;现有解决方法是在卡扣处涂抹防水材料,但是由于防水材料的局限性,再加上涂抹时受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涂层厚度不均匀,影响密封效果,使上盖和底壳无法形成循环的散热体,使上述结构无法达到防水散热的效果,另外控制器内用于固定功率管的弹簧片由于控制器壳体结构设计的缺陷经常出现脱落、或由于外部不可抗力造成功率管脱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具有防水性能好、安装稳固、拆装方便、维修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腔体,在所述腔体内至少设置1个用于固定电路板一端的侧凸部,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设置凸台,所述凸台为沿腔体的内壁延伸并弯曲形成的凸起物,在所述凸台的一侧分别设置用于抵接片状弹簧一端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设置平滑的过渡部,所述第一限位部 为锐角,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钝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凸台与外壳的连接厚度L2不小于外壳的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厚度L1;
在所述凸台与外壳内壁的连接处还设置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相邻处,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镂空部;
在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还设置托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凸台的布置能满足与片状弹簧接触受力,通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及过渡部使片状弹簧在安装时有过渡,安装快速方便,片状弹簧的固定可靠,满足三点受力,有效防止片状弹簧滑落,从而保证功率管的固定。外壳采用整体式的空腔结构,避免了扣装连接时产生的间隙,保证其具有循环散热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101、腔体;2、侧凸部;3、电路板;4、第一限位部;5、凸台;6、过渡部;7、第二限位部;8、安装槽;9、镂空部;10、片状弹簧;11、功率管;12、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设置腔体101,在腔体101内至少设置1个用于固定电路板3一端的侧凸部2,在外壳1的腔体101内设置凸台5,凸台5为沿腔体101的内壁延伸并弯曲形成的凸起物,在凸台5的一侧分别设置用于抵接片状弹簧10一端的第一限位部4及第二限位部7,在第一限位部4与第二限位部7之间设置平滑的过渡部6,第一限位部4 为锐角,第二限位部7为钝角。如图1所示,上述凸台5与外壳1的连接厚度L2不小于外壳1的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厚度L1。在凸台5与外壳1内壁的连接处还设置安装槽8,在安装槽8的相邻处,于外壳1内还设置镂空部9,在外壳1内壁的一侧还设置托台12。
本实用新型与片状弹簧10、功率管11的安装过程如下:
如图1、图2所示,首先将功率管11和电路板3焊接的整体结构放入凸台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功率管11安装在托台12上,同时功率管11的一侧还与外壳1的内壁互为抵接,功率管11的下部安装在电路板3上,电路板3的一端固定在两个侧凸部2之间,将片状弹簧10如图1虚线所示状态放入功率管11与凸台5之间,此时片状弹簧10处于自由状态,在该自由状态时,片状弹簧10中连接部1002与弯折部1003的连接处与功率管11抵接,通过安装工具的一端逐渐伸入安装槽8,由于安装工具的外周逐渐增加,安装工具与片状弹簧10的弯曲部1001相接触并驱动片状弹簧10的一端沿过渡部6移动,直至片状弹簧10的一端移入第一限位部4,其与第一限位部4互为抵接并形成支点A1,在片状弹簧10移动的同时其中部也逐渐移动并与凸台5的一端抵接形成支撑点B并,同时片状弹簧10的另一端也移动至与功率管11的一侧抵接并形成支点C,片状弹簧10三点受力使其牢牢卡住功率管11的外侧,使功率管11紧紧贴合在外壳1的侧壁上。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力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力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2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 下一篇:一种电器件仓体过线孔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