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7906.3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银明;陆波;赖宗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15/06;B60C11/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压 可骑行 电动 摩托 车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胎,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
背景技术
普通的摩托车轮胎,当轮胎的胎体被扎破时,轮胎无风压,无法再继续骑行,只能将摩托车推行至修理店进行修理,为修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耗时耗力;若修理店在较远的地方,更加给车主带来极大地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轮胎被扎破时,仍然可以骑行,方便修理的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包括轮毂和设置于所述轮毂上的胎体,所述胎体包括内面胶层、帘纱层、胎面胶层以及钢丝圈,所述内面胶层、强化层以及胎面胶层依次由内而外设置;所述内面胶和钢丝圈依次环绕形成一周,且所述帘纱层的两边绕过所述钢丝圈并且形成胎唇部,所述胎唇部设置为双角度,所述轮毂设置为单角度,且所述双角度大于所述单角度;所述胎体的RD点直径小于所述轮毂的D点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胎唇部的双角度设置和轮毂的单角度设置,且胎唇部的双角度均大于轮毂的单角度,胎体的RD点直径小于所述轮毂的D点直径;以上使得胎体和轮毂在安装时获得较好的摩擦阻力,即使在轮胎被扎破的情况下,胎体和轮毂之间也不会产生滑动,两者更不会发生脱离的现象,因此,当轮胎坏掉时,无需推行,车主仍然可以在无风压的情况下低速骑行,直至送到修理处及时修理,省时省力,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内面胶层的设置,使得轮胎在扎破的情况下不会快速地泄露气体,保证慢速骑行的安全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帘纱层为尼龙斜交帘纱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使得胎体具有更好的强化力度,能够承受充填空气的压力和冲击,有效地保护胎体。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胎面胶层的为61-69SA胶料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得胎面胶层获得更高的硬度和更佳的耐磨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胎面胶层上设置有流线型花纹。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增加胎体的抓地力,同时增加运动气息,动感更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流线型花纹包括若干均布设置的第一花纹和第二花纹,所述第一花纹从所述胎面胶层的边缘开始,之后向其中间呈流线型延伸;所述第二花纹从所述胎面胶层的边缘开始,之后再向所述胎面胶层的内侧呈流水线型延伸,最终以钩状结束。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轮胎在转向时,胎面胶层的两侧磨损最为严重,上述方案不仅使得胎面胶层的两侧的磨损减小,同时提高了胎面胶层中间的抓地力,避免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出现打滑现象。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花纹和第二花纹的起始端的宽度均大于结束端的宽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得轮胎在转向时,胎面胶层的两侧磨损降到最低,同时能够增强转向时的摩擦力,提高安全系数。
作为优选的方案,沿所述胎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胎面胶层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圈钻石颗粒。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得轮胎在骑行时更舒适,导向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中轮毂和胎体的搭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风压可骑行的电动摩托车胎中胎面胶层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轮毂,2、内面胶层,3、帘纱层,4、胎面胶层,5、钢丝圈,6、胎唇部,71、第一花纹,72、第二花纹,8、钻石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
- 下一篇:新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