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183.2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奥恒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输送传递机构中夹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桶连续生产过程中,尤其在钢桶生产线中段生产过程中,诸如钢桶正形,涨筋、翻边等工艺,生产时需要将钢桶从生产线上取下放入各工序的成型设备上,完成后再取出放回生产线上。这一过程虽然简单,但如由人工完成,由于多次重复同一单调动作,容易出现钢桶在各工序的设备上摆放不正,产品易有瑕疵,而且生产效率低。自动夹持装置可以将钢桶从某一位置和方位,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传递到另一位置和方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保持产品稳定性。但是,现有的自动夹持装置造价高,结构松散,占用空间大,机械夹爪有时还会对已喷涂的钢桶表面造成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设计了一种用于钢桶生产的自动夹持装置,此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既降低成本又可实现自动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夹持支架,夹爪,横向滑轨,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机台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机台内部安装有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横向滑轨固定在机台底部,横向滑轨上设置有夹持支架,夹持支架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横向滑轨水平移动;所述夹持支架设置有滑动组件,夹持支架通过滑动组件纵向移动,夹持支架上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对夹爪,所述夹爪前端设置有真空吸盘,夹爪连接真空系统。
进一步,所述夹持支架有两组,分别为夹持支架Ⅰ和夹持支架Ⅱ,两组夹持支架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互相平行。
进一步,所述夹持支架上还设置有导向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此夹持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设计的真空吸盘夹爪夹持力适当,不会损伤已喷涂的钢桶表面;
2、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简便,定位精准,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机台,2.控制按钮,3.夹爪,4.真空吸盘,5.滑动组件,6.夹持支架,7.横向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夹持装置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自动夹持装置,包括机台1,夹持支架6,夹爪3,横向滑轨7,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机台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2,机台1内部安装有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横向滑轨7固定在机台1底部,横向滑轨7上设置有夹持支架6,夹持支架6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横向滑轨7水平移动;所述夹持支架6设置有滑动组件5,夹持支架6通过滑动组件5纵向移动,夹持支架6上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对夹爪3,所述夹爪3前端设置有真空吸盘4,夹爪3连接真空系统。
进一步,所述夹持支架6有两组,分别为夹持支架Ⅰ和夹持支架Ⅱ,两组夹持支架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互相平行。
进一步,所述夹持支架6上还设置有导向定位装置。
以正形机所配置的夹持装置为例加以说明,夹持支架Ⅰ和夹持支架Ⅱ在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工作,夹持支架Ⅰ的夹爪3前移接近钢桶表面,夹爪3前端的真空吸盘4吸住套在模具外侧的钢桶表面,钢桶被夹持支架6举起上移,夹持支架6继而沿横向滑轨7水平移动然后在滑动组件5的带动下垂直下移将钢桶安放到输送线上,真空吸盘4脱离钢桶,钢桶继续向前输送。夹持支架Ⅱ的运动轨迹和夹持支架Ⅰ的完全一致,当夹持支架Ⅰ将模具上的钢桶举起时,夹持支架Ⅱ将输送线上的钢桶同时举起,二者同时沿横向滑轨7水平移动相同距离,夹持支架Ⅰ夹持钢桶离开模具上方,夹持支架Ⅱ夹持钢桶水平移动到模具正上方,定位导向装置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机构,继而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滑动组件5带动夹持支架垂直下移,夹持支架Ⅱ将钢桶套入模具外壁,夹持支架Ⅰ和夹持支架Ⅱ的夹爪3的真空吸盘4同时脱离钢桶,夹爪3缩回最初位置,同时夹持支架Ⅰ和夹持支架Ⅱ沿横向滑轨7退回最初位置,完成此次钢桶夹持操作,重新开始下一次夹持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奥恒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奥恒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蚜茧蜂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门盖总成下线装框柔性助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