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363.3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骆振兴;姜军平;高岩;刘涛;江燕华;张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力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推力杆主要用于非独立悬架中,其一端和车身连接,另一端和悬架连接,主要作用是在车身产生横向运动时,拉动悬架随车身一起横向运动,使悬架和车身横向相对运动变化不要太大,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车辆装配完成后,由于车身重量的原因,使得安装在车辆上的推力杆两端受到拉力的作用,当推力杆损坏进行更换时,很难对其进行拆装。因此,拆装拉力杆时,需要让车身向另一侧悬架方向靠近,释放掉推力杆的所受到的拉力再进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力杆结构及汽车,通过调整偏心螺栓,实现与第一支架连接端推力杆本体安装位置的移动,从而对推力杆本体所受的拉力进行释放,方便推力杆本体的拆装。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推力杆结构,包括:
推力杆本体;
与推力杆本体一端通过偏心螺栓连接的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偏心螺栓的通透的滑动孔,滑动孔的截面呈腰形;
与推力杆本体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在悬架上。
可选的,第一支架至少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预定空间的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孔,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的组合形成为滑动孔;第一支架与推力杆本体连接,推力杆本体插设于预定空间中。
可选的,推力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力杆套管,第一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一内套管、与第一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第一内套管外围的第一外套管、位于第一内套管与第二外套管之间的第一橡胶衬套,偏心螺栓依次穿过第一滑动孔、第一内套管和第二滑动孔,推力杆本体连接在第一支架上,其中第一外套管与推力杆本体焊接。
可选的,推力杆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力杆套管,第二推力杆套管包括: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内套管同轴心且围设于第二内套管外围的第二外套管、位于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外套管之间的第二橡胶衬套,螺栓穿过第二内套管和第二支架上的定位孔,推力杆本体连接在第二支架上,其中第二外套管与推力杆本体焊接。
可选的,偏心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杆包括:与螺帽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呈圆形,第二连接部的截面的边缘包括弧形部分和直线部分,且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呈弧形部分的直径等于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的直径。
可选的,第二连接部的截面中,呈弧形部分的边缘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可选的,推力杆结构还包括:第一偏心垫片,第一偏心垫片与偏心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偏心垫片,第二偏心垫片活动地套设于偏心螺栓上。
可选的,第一偏心垫片与第一连接板的第一表面贴合连接,第二偏心垫片与第二连接板的第二表面贴合连接,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为位于预定空间外侧的表面。
可选的,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偏心垫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档板;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偏心垫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档板,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大小相同的梯形结构,且关于预定空间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推力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偏心螺栓将推力杆本体连接在固定在车身上的第一支架上,在拆装推力杆本体时,调整偏心螺栓,实现与偏心螺栓连接的推力杆本体一端安装位置的可调,进而实现与第一支架连接端推力杆本体安装位置的移动,从而对推力杆本体所受的拉力进行释放,便于推力杆本体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一支架与偏心螺栓、推力杆本体连接的A-A剖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一支架的B-B剖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偏心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力杆结构中第二偏心垫片与偏心螺栓连接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皮卡车的空调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陆两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