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体腔内压力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5221.0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代春喜;常立娜;郭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5/14;A61B5/0215;A61B5/153;A61B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纤 压力传感器 检测 体腔 压力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是一种具有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体腔内压力的导管,包括各种引流管(特别是颅内引流管)、输液管及中心静脉导管等。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引流管及导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神经外科颅内引流,有的用于伤口,有的用于导尿,胸腔、胃肠道、胆道等也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医学临床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建立人体血管的药物输注通路,还可以用于提取静脉血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抢救、肿瘤化疗、静脉肠外营养、长期输液,儿童输液等病人,是一条安全、快捷、效果良好的静脉输液途径。
现有的引流管或导管,仅仅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集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或是向人体静脉中输送药物,而临床医生在引流、提取静脉血液或输药时往往需要测量组织间、体腔或心内血液压力,从而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采取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引流方案。目前临床并没有这种带有压力检测功能同时又能引流的导管,这就需要医生在引流及测压时多次更换引流管或导管及检测体腔中压力的导管,如此操作必然给医生带来更加烦杂的操作,同时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基于这种考虑,临床医生需要一种既能检测心内或体腔内压 力的同时又能完成引流或输药操作的具备有压力检测传感功能的导管或引流管。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临床需求,本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体腔内压力的导管,主要由导管,微导线,光纤压力传感器组成,包括导线腔体,输药腔体及采集血液腔体。导线腔体中固定有高精密光纤压力传感器,测压部件高精密光纤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尾端有信号线引出至光纤压力传感器电源及监视器组件,光纤压力传感器信号线是一种微导线,具备抗血栓抗血小板凝结特点。导线腔体内光纤压力传感器是一个或多个,光纤压力传感器的通过生物相容性极佳胶水粘接或热熔接的方式固定,位置可固定在导管头端,或根据临床需求固定在导线腔体中任意位置,光纤压力传感器固定后能够保证管内腔的流路通畅,同时传感器测压头能够直接或间接在导线腔体中与与血液或体液接触,在临床引流或临床输药的同时完成测压操作,一管多用,精密测压。
导线腔体中固定1个光纤压力传感器,同时设置有采集血液腔体;导管被制作成多腔时,在不同腔体中固定多个光纤压力传感器,或配置多个采集血液腔体。
光纤压力传感器尾端有信号线引出至光纤压力传感器电源及监视器组件,光纤压力传感器信号线一种微导线,具备抗血栓抗血小板凝结之功效。
本新型提出的导管内部腔体可以导管有单腔管、双腔管、三腔管,或根据临床需求制作成具有更多腔体的导管,导管是引流管、输液管或中心静脉导管。一种优选的方案为双腔管,一个腔体用于固定光学压力传感器及信号线,另一个腔体用于体液的引流或用于输送药物。引流腔体与传感器固定腔体在头端相连通,输药腔体与传感器固定腔体在头端相连通,便于引流或输药时同时测量输药位置的血液压力。
本新型提出的导管除了具有普通引流导管的功能外,还带有光纤压力传感器这一标志性特征。此复合功能还体现在管内部腔体可以具备给药腔体,导管可制作成三腔,一腔固定光纤压力传感器,一腔用于引流,一腔用于给药。同时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设计成更多腔体的导管,可在不同腔体中安装2个,甚至更多个传感器,或者在不同腔体中配置2个,甚至更多输药、采集血液通路。
此光纤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微型高精密光学传感器,它能够根据传感器所处环境压力不同给出不同反馈信号,光纤压力传感器通过自身受压后的光学曲率变化感知环境压力变化,此传感器不同于传统力学传感器,它体积微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可靠,是新型的复合功能导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实施例1单腔导管示意图
1.光纤压力传感器;2.微导线;3.导管
图2为本新型实施例2双腔导管示意图
4.导线腔体;5.输药腔体
图3为本新型实施例3三腔带给药腔体导管示意图
6.采集血液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5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
- 下一篇:导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