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汽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0959.1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6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江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吉林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汽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架,尤其涉及一种载重汽车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是将汽车的主要总成和部件连接成汽车整体的金属构架,对于这种金属构架式车架,生产厂家在生产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合理,生产工艺规范,要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工艺缺陷,保证它在各种复杂的受力情况下不至于被破坏。
车架作为汽车的承载基体,为货车、中型及以下的客车、中高级和高级轿车所采用,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载式车身和货箱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
为此,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与寿命,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
车架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
大部分传统的载重汽车车架各个部分的抗弯性能和稳定性都存在着问题,需要得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载重汽车车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重汽车车架,包括两根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两根鳄口横梁和两块纵梁加强板,两根所述纵梁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纵梁的首端通过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两根所述纵梁的末端通过两块所述纵梁加强板连接,两根所述纵梁的中端设置有具有一定间隔的两根所述鳄口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两根所述鳄口横梁和两块所述纵梁加强板之间相互平行。
具体地,所述纵梁为平直槽形梁,汽车前半部的所述纵梁的翼板宽度为80mm,汽车后半部的所述纵梁的翼板宽度为90mm。
作为优选,所述纵梁为16MnReL钢板。
具体地,所述载重汽车车架还包括横梁加强板,所述横梁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的连接,所述横梁加强板设置在所述鳄口横梁和所述纵梁加强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加强板的端头形状为U型、角型或L型。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的下翼板贴合。
具体地,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鳄口横梁之间还设置有发动机后横梁。
具体地,两根所述纵梁的首端还设置有前挡块结构,所述前挡块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两根所述鳄口横梁和两块所述纵梁加强板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载重汽车车架,通过在两根纵梁上安装两根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两根鳄口横梁、两块纵梁加强板、横梁加强板和发动机后横梁使得汽车的车架抗弯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其次本实用新型横梁加强板的端头的采用有效降低了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载重汽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鳄口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所述鳄口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所述鳄口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加强板的U型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加强板的角型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加强板的L型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挡块结构,2-发动机后横梁,3-鳄口横梁,4-横梁加强板,5-纵梁加强板,6-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8-纵梁,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载重汽车车架,包括两根纵梁8、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两根鳄口横梁3和两块纵梁加强板5,两根纵梁8平行设置,两根纵梁8的首端通过第一横梁6和第二横梁7连接,两根纵梁8的末端通过两块纵梁加强板5连接,两根纵梁8的中端设置有具有一定间隔的两根鳄口横梁3,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两根鳄口横梁3和两块纵梁加强板5之间相互平行。纵梁8为平直槽形梁,汽车前半部的纵梁8的翼板宽度为80mm,汽车后半部的纵梁8的翼板宽度为90mm。纵梁8为16MnReL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吉林,未经江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左后轮罩衬板
- 下一篇:婴儿推车车架折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