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液柱质量差测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中气体体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1193.0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2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焕;张新军;徐树臣;张保卫;徐则铭;孔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树臣 |
主分类号: | G01F22/02 | 分类号: | G01F22/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液柱 质量 测量 油气 三相 混合物 气体 体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压泵改进装置,具体地说是用液柱质量差测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中气体体积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油井产出物里包括油气水三相流体,由于科研和生产的需要,要准确的知道每天各项流体的准确体积,对于气体体积的计量,传统的方法就是安装一台气液分离器,分时将一段时间的流体注入到分离器中,通过重力分离测量出气体体积,无法实现在线的动态计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液柱质量差测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中气体体积装置,能够非常方便的通过差压传感器检测到三相流体的质量数值,而且防止了气体流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液柱质量差测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中气体体积装置,包括测量管、差压传感器,所述测量管的两端通过测量管连接差压传感器的两端,形成闭路循环,所述测量管内部设置用来防止气体流窜的结构。
所述防止气体流窜的结构由多个集合在一起的测量管构成,称之为测量管群。
所述测量管群呈蜂窝状。
所述防止气体流窜的结构为隔离珊。
所述隔离珊充满测量管内部空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油井的产液管路中连接进一测量管,此测量管内安装多个小管,形成一组蜂窝状的测量管群,此管的上下两端与差压传感器连接。当三相流体流经此管,管内流体的质量反应在差压传感器上,由于气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差近1000倍,所以可以准确的计量出三相流体中气体体积。
蜂窝状内部结构的测量管其内部结构也可以应用隔离栅来保障油气水三相流动过程中不产生窜流,差压传感器是用来测量管内三相流体的质量。
通过本装置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处理,可以准确测定出油井的气产量。本方法也适于采油井组站气体的自动计量。应用本装置可以实现油井气体的自动计量,提高了计量水平;支持了油井的自动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液柱质量差测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中气体体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蜂窝状的测量管群结构图。
图中:1为测量管,2为差压传感器,3为蜂窝状的测量管群。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参照附图1-2,用液柱质量差测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中气体体积装置,包括测量管1、差压传感器2,所述测量管的两端通过测量管连接差压传感器的两端,形成闭路循环,所述测量管内部设置用来防止气体流窜的结构。所述防止气体流窜的结构由多个集合在一起的测量管构成,称之为测量管群。所述测量管群呈蜂窝状,如图蜂窝状的测量管群3。所述防止气体流窜的结构为隔离珊。所述隔离珊充满测量管内部空间。
当油气水三相流体从油井管道进入到本装置附图中1中测量管1,三相流体从本装置附图中2中蜂窝状的测量管群3流过,差压传感器2检测到三相流体的质量数值,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这些数据和静态时输入的原油的粘度、密度,水的密度、矿化度等相关参数,通过数字模拟和数据处理而得到油井的气体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树臣;,未经徐树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1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